新時期高校學生管理模式探討

新時期高校學生管理模式探討

ID:46724056

大小:7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7

新時期高校學生管理模式探討_第1页
新時期高校學生管理模式探討_第2页
新時期高校學生管理模式探討_第3页
新時期高校學生管理模式探討_第4页
新時期高校學生管理模式探討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時期高校學生管理模式探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時期高校學生管理模式探討提要本文通過對新時期高校學生思想行為的特征分析,指出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面臨的新挑戰,進而結合美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經驗,探討新時期下的高校學生管理模式關鍵詞:高等學校;學生管理;新挑戰;管理模式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A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是高等學校育人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涉及大學生的思想、心理、身體、學習、生活等諸多方面,對學生知識的攝取、品格陶冶、個性發展有著深刻的影響。但是,隨著近年來高校的擴招、教學管理模式的改革、學生公寓管理的社會化等一系列高校改革政策的實施,一方面使大學生的思想、行為等發生瞭一系列變化;另一方面

2、給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也帶來瞭新的挑戰。因此,探索適應新時期、新挑戰的高校學生管理模式成為必然一、新時期高校學生的思想行為特征在時代變動,社會轉型的大背景下,盡管大學生“追求理想、追求真知”的主體要求沒有發生大的變化,但也給大學生的思想和行為方式帶來瞭沖擊K個體意識強,集體意識弱。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建設取得瞭全球矚目的成就,隨之而來的思想文化事業也呈現岀空前的繁榮。這樣,不但增強瞭全國人民的自信心,而且激發瞭"天之驕子”的大學生的自尊自強精神,強化瞭大學生在社會中的主體意識:註重自我,崇尚自我,追求自我。在主體意識增強的同時,一些大學生以自我

3、為中心,不顧他人和集體的得失,造成集體觀念淡薄,利己思想和行為盛行2、參與意識強,協調意識弱。現在的大學生生活在一個充滿競爭、優勝劣汰的環境中,由於主體意識的增強,激發瞭大學生的參與意識,使他們更註重自我價值的體現和實現。比如,他們參與到社會中,從事一些有償性的社會服務工作等,但對工作中遇到的一些矛盾和麻煩,他們往往難以找準問題的癥結,對待問題無所適從,難以協調3、享樂意識強,憂患意識弱。現在一些大學生在學校裡,講虛榮、擺闊氣,把高檔消費作為一種派頭。大把大把花父母的血汗錢,下飯館、穿名牌、互相攀比、揮霍浪費,全然不顧父母的承受能力。整天生活在

4、灑脫與浪漫中,缺乏面對現實,證實現實的勇氣4、時代意識強,責任意識弱。21世紀是一個經濟高度發達、社會高度開放、競爭異常激烈的時代,作為新世紀的大學生,生活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也充分認識到瞭時代的特點和對個人所提岀的要求,有強烈的時代使命感。但是他們不明確這樣的時代賦予瞭自己什麼樣的責任,以及怎樣去履行責任二、新時期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面臨的新挑戰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導致瞭世界經濟和政治格局的變化;現代科技的高度發展,引起瞭社會環境的變化,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社會多樣化趨勢越來越明顯,如社會經濟成分和利益關系多樣化,社會組織形式的多樣化,就業方式和分配

5、方式的多樣化等等,所有這些都影響甚至改變著大學生的成長氛圍。另外,隨著高校管理體制改革的推進,學生擴招以及後勤社會化的改革,都使大學生的學習、生活環境發生著相應的調整和變化。這些變化瞭的因素從不同方面、不同程度地影響著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從而增添瞭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復雜性,使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在新時期下面臨著新的挑戰K大學生群體心理健康狀況對學生管理工作的挑戰。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和經濟的繁榮,社會對“人才”提出瞭更高的要求,而現在高校的任務不再是培養安處象牙塔的大學生,而是要培養大批能勇敢面對知識經濟挑戰的具有良好綜合素質的創新型人才。面對

6、現代社會人才的激烈競爭,一些大學生由於缺乏心理承受能力和適應能力,產生瞭種種心理困擾。據有關調查資料表明,20.3%的大學生存在心理障礙,陷入精神困擾和痛苦之中。目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已成為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2、擴大招生規模與畢業生就業難對學生管理工作的挑戰。自1999年高校大規模擴招以來,一方面加快瞭高等教育的大眾化步伐;另一方面也給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增加瞭“工作量”。由於高校的擴招使得畢業生供大於求的矛盾突出。一些學生悲觀地認為“畢業就意味著失業:因此產生厭學情緒,甚至會成為學生打架鬥毆等不良行為的誘因,增加瞭學生管理

7、工作的難度3、學費漲幅大與貧困學生增多對學生管理工作的挑戰。自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實行收費制度以來,我國高校的學費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1993年普通高校生均交納學費610元,到1996年]瞭一番,達到1,319元,1999年則又翻瞭一番,達到2,769元。擴招後學費又大幅上升,2000年比1999年上漲28.2%,2001年達到生均3,895元。直到2001年、2002年教育部等部委先後兩次發文規定高校不得提高學費標準,學費上漲的趨勢才得以緩解,從2001年開始,各高校的學費基本在4,000〜6,000元之間。而相應的傢庭可支配收入的增長幅度則不大

8、,遠遠落後於學費增長幅度,使得傢庭經濟困難學生總數的比例逐年升高。而貧困的經濟狀況又給貧困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帶來負面影響,一方面為瞭生計忙於賺錢,導致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