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侵权责任法和公证赔偿

浅析侵权责任法和公证赔偿

ID:46739506

大小:7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7

浅析侵权责任法和公证赔偿_第1页
浅析侵权责任法和公证赔偿_第2页
浅析侵权责任法和公证赔偿_第3页
浅析侵权责任法和公证赔偿_第4页
浅析侵权责任法和公证赔偿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侵权责任法和公证赔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侵权责任法和公证赔偿摘要本篇文章主要以《侵权责任法》为主,着重分析了侵权责任法与公证赔偿,对公证赔偿制度的发展、规则原则以及赔偿进行分析与探究。关键词侵权责任法公证赔偿赔偿范作者简介:吴瑁,甘肃省会宁县公证处。中图分类号:D92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6)04-018-02众所周知,《侵权责任法》是当前我国比较成熟、完善的民事基本法律,起到保护民事主体合法权益、明确侵权责任,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作用。从整体角度分析侵权法律制度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侵权责任法》主要是从基本法的角度出发进行规定与

2、要求;二是在法律制度中会涉及侵权赔偿等方面的内容。以《公证法》为例,不仅规定了公证赔偿制度,并且也规定了公证机构的赔偿责任以及利用公证弄虚作假行为人需要承担的侵权责任等。从时间角度分析我国《公证法》出台的时间比较早,虽涉及的内容较多,但是却在司法实践中会遇到诸多问题,甚至会出现同案不同判的现象。在此发展基础上所颁布的《侵权责任法》载体便是发展法,另外还针对侵权责任的原则以及相应的承担方式进行规定,因此在新形势下积极分析《侵权责任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公证赔偿制度的发展趋势分析在2006年3月份我国便推出了《公证法》,《公证法》

3、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公证赔偿制度的构建,从某种角度分析,《公证法》结合了我国实际情况,并通过国外地区公证赔偿模式出发进行分析与探究,对公证改革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规定。当前,我国公证法律制度的主要方式与途径便是公证赔偿,从历史发展角度探析,我国公证赔偿制度主要历程4个发展阶段:在20世纪80年代属于公证赔偿制度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在这一阶段我国才刚刚恢复公证制度,但是从整体角度分析,有绝大部分法律条例中并未涉及到有关赔偿的内容,并且在《公证程序规则》中也仅仅决定了撤销公证退还公证费的相关情形。在20世纪90年代是公证赔偿制度发展的第二阶段,那个时

4、候我国的各个地区已经依据相关政策制定具有地方特色与区域发展的公证条例,并针对公证赔偿进行了规定与要求。到了21世纪初期,我国公证赔偿制度发展到了第三个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国家依据其他国家的法律条文制定了过错赔偿责任制度,甚至部分地区构建了公证赔偿基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则是我国公证协会与人民保险公司签订了《公证责任保险合同》,如此一来则不再实施传统模式下国家赔偿方案。第四个发展阶段是在2006年3月份我国正式实施《公证法》,该法律的推出从根本上决定了赔偿法律制度的确立。其中《公证法》经协商处理,在进一步明确归责原则以及公证机构追偿权的同时,

5、也对协商赔偿以及诉讼赔偿的方法进行规定以明确。但是从某种角度分析,由于《公证法》的部分内容过于原则花,并且很多规章制度没有得到细化,所以其中有部分问题存在争议。而《侵权责任法》的实施是建立在《公证法》基础之上的,不仅进一步完善了公证赔偿制度,并且也从根本上对公证机构的构成条件以及过错进行了界定,对公证机构承担赔偿责任的方式进行了冃定。二、公证赔偿的归责原则所谓的归责主要是指行为人对他人造成损害之后依据何种要素进行负责,归责可以将法律的价值判断进行体现,属于一种比较权威的价值判断标准。另外归责原则作为责任判断的基本原则,主要是对人侵权责任

6、加以确定与规定。通过对《侵权责任法》的分析可以清楚的了解到,规则原则的依据便是我国的法律制度,其中公证赔偿作为一种侵权责任,属于过错原则的基本范畴之中,但是要想真正将其中的关系加以分析与探究,那么需要对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解:(一)对行为违法性的判断一般而言,构成过错责任包括两点内容,一是行为的违法性,二是行为的不违法性,两者之间以相互依存的方式存在,没有行为那么不会构成侵权责任,而这种形式也分为两种,分别是行为与不行为,而不行为是建立在行为人特定业务之上的,所以在对公证行为进行分析的时候则需要对《侵权责任法》所提出的民事权益加以分

7、析与探究。(二)损害与赔偿范围在《侵权责任法》中最为主要的内容便是损害,主要分为人身损害、精神损害与财产损害。不论哪一种损害都是构成过错责任的主要因素。依据《侵权责任法》与《公证法》可以得知公证机构以及公证员因过错给当事人,如果造成损失则需要由公证机关承担赔偿责任。(三)过错的认定1•过错的性质。对于过错的基本性质当前我国学术领域仍旧存在争议,并主要体现在三种观点:一是主观过错说,持这一观点的人会认为过错属于主观行为,主要是一种民事主体的内存意志,主要表现在故意与过失两个方面;二是客观过错说,持这一观点的人会认为过错属于行为偏差,是一种

8、法律价值上所获取的否定判断;三是观点认为,持这一观点的人会认为过错是主观与客观相互结合的概念,无论是从法律角度还是道德角度都需要采取对过失采取客观评判标准,对故意采取主观评判标准。依据《侵权责任法释义》可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