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化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谈化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ID:46750525

大小:67.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27

浅谈化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_第1页
浅谈化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_第2页
浅谈化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_第3页
浅谈化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_第4页
浅谈化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化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化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乐东县民族中学容玉香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使命。作为一名教师,任重而道远。在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一、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1、创设兴趣小实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主动学习的最初动因,它能推动学生去探索真理,并带有情绪体验色彩的意向,随着情绪体验的深化,会产生强烈的参与意识,进行创新实践。学生兴趣越浓,创新激情也越高。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枯燥呆板

2、的实验设计成活泼的兴趣小实验,也不失为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好途径。在探究学习盐酸的性质时设计这样一个实验:把两个鸡蛋分别投入盛有盐酸的烧杯中,结果鸡蛋跳起舞来,同学们讶奇极了,通过一个小实验把学生带入到一个奇妙的化学世界,激励他们寻求,探索其中的奥妙,使学生急切地想了解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顿时学生的积极性激发起来了。同学们个个情绪高涨。都主动上台表演实验。这样,使学生积极参与,取得成功的满足感,既为学生创新奠定了基础,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情感。2、创设实验问题情境激励学生主动思考创设新颖有力的实验问题情境,激励学生分

3、析问题,积极思维,主动思考。长期以来,教学上过于强调教科书上的一些演示实验的权威性,使学生也包括部分教师不敢提出质疑。实际上,书上的有些实验存在着不合理性或难以操作性与不妥之处,因此,我对某些实验进行设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让学生筹划。例如讲到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这个实验时,我设计几个问题给学生思考:1、课本上的演示实验有何不足?2、你能改进实验的测定方法吗?此时,全体同学思维活跃,纷纷提出改进方法,有的说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时会有一定量白烟逸散到空气中,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有的说用白磷代替红磷。有的说利用太阳能点燃瓶内的白磷……

4、然后引导、分析、归纳,师生共同设计出这样一个方案:取一大试管,用四根橡皮筋分成五等分,装进足量的白磷,塞紧橡皮塞,然后加热,白磷燃烧完并冷却后,将试管倒置于水槽中,打开弹簧夹,水就会流入试管中,流进试管的量正好占试管容积的1/5。多次对演示实验的改进,使学生敢质疑,勤思考,培养创新能力。3、自己设计实验,促进学生主动探求在传统的实验课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是教师讲实验内容,学生听,教师演示实验方法,学生看;教师提问实验结论,学生答的“满堂灌”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不利于主体精神的培养。针对这一现象,我在实验课

5、教学中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让学生通过阅读、研讨、自己设计实验。具体做法是:把实验的器材步骤、现象、结论等要素设计成空白实验报告提供给学生。学生在自己的小组中阅读、思考、研讨,共同填写实验报告,等于是自己设计实验,自己进行操作、观察、分析,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认真阅读教材,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热烈的讨论,他们互相补充、互相帮助共同填写有关内容。教师在课堂上只做启发和点拨。二、创造开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以往的教学是一味地往学生头脑里灌输知识,学生只是“鸭子听雷”。这样的课堂常

6、常是死气沉沉,没有活力,没有激情,更谈不上学生自主学习和思维创新。新课改要求教堂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宽容的、持久性的,容易接纳的课堂气氛,努力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形成持久性的学习兴趣。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要积极鼓励,当学生回答问题出现了笑话,其他学生会有反应,这时决不训斥学生或打断学生回答问题,而是用目光、语言给予勇气,思维方面的肯定,用心进行交流,然后再予以纠正。比如,我经常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物质和现象入手,提出问题,呼出一口气,你能看到什么现象?一个演示实验做完后,我会问学生:你有什么问题?你能用刚刚得出的结论来

7、解决什么问题?这样的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这样就有利于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创新思维得到培养。三、史料分析,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结合化学史进行教学,可使学生学知适用知识和探索知识的方法,启发学生主动进行创造性思维。例如学习“原子结构”部分,我提供以下史实: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在19世纪初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他认为物质是原子构成的,这些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同种元素的原子性质和质量都相同。道尔顿的原子学说对化学的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从现代的观点看,道尔顿学说中的三个主要论点都是错误的。道尔顿是学生在

8、初中化学中接触的化学家,他的观点怎么会有错?现代的物质结构学说又是怎样的?学生的求知欲望由此得到激发。学习酸碱指示剂时,我给学生介绍了波义耳发现盐酸使紫罗兰花瓣变色的事例,学生都非常主动地去探究酸碱指示剂变色情况。学习燃烧的概念时,结合人们对燃烧实质探索的历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