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武军论文美育与德育

邹武军论文美育与德育

ID:46845407

大小:5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8

邹武军论文美育与德育_第1页
邹武军论文美育与德育_第2页
邹武军论文美育与德育_第3页
邹武军论文美育与德育_第4页
资源描述:

《邹武军论文美育与德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美育与德育龙川县赤光中心小学邹武军【摘要]:我们的美术教育家前辈们早已总结出美术具有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但这三个功能没有明显的其别,都是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新时代的今天,美术已经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学科,越来越收到社会、学校和家庭的重视。所以美育(美术教育)中的三个社会功能都是追求真善美的,这恰巧符合德育的内容。因此,美育里有丰富的德育内容。美术教师只要利用好美育里的德育内容,用好正确的德育方法,培养有思想、有道德、有理想的一代新人。【关键词】:美育;德育;挖掘如今,现实中的学生都是零零后,独生子女。如何培养好这一代新人,美术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喜爱美术学科这一优势,传承中华传统艺

2、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下面就以现实情况,浅谈自己对实践的理解。一、当今学校学生思想状况和德育的困惑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教书育人是老师的主要任务。实施素质教育之前,大家强调的是分数,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当今,教书与育人是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只教给知识,不塑造其心灵,培养不出合格的人才。当前学生的思想状况堪忧,其原因何在?一是由于应试教育的误导,使有些学校淡化或忽视了学生的思想教育,走上了一条片面追求成绩与升学率的死胡同。但更主要的是因为学校德育的内容死板,方法单一,偏重于苍白无力的说教,很难被学生接受,更难抵御社会、家庭中的一些反面教育的影响。现今的小学、初中,大都开设了思想品德课,班

3、会、团队活动课,制定了一系列的学生守则、行为规范,但其内容大多是学生要怎么样,而不许或严禁怎么样等等,这样学生往往无法接受,不愿接受,或者表面接受而内心不接受。因为你在思想品德等课上和守则、规范屮的规定学去做的,对学生不一定有吸引力,而禁止学生去做的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兴趣,这样,当然会产生令不行,禁不止的教育后果。因此,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彻底改变徳育的内容和方法。二、美育与德育生活离不开美,缺少美的生活就像沙漠缺少绿洲一样就枯燥单调,没有生机。爱美,是人之常情。人们常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便体现了人们对美的渴求与追求。正因为如此,自从有人类文明以来,不同时代的人们都在沿着美的踪迹,

4、拍摄美的倩影,探求美的秘密,谱写美的乐章。对美的追求体现在每一社会,每个人的生活当中,同样也时刻存在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当中。从美学的角度讲,德育的目的应该是通过说服、教育、管理、影响、感化等多种方式去把学生塑造成为美的人,使他们既具有相貌、体态、服饰、行为、风度等方面的外在美,也具有精神品质、心灵和情操等方面的内在美,而且培养学生的内在美应是德育主要目标。由此看来,学生爱美的本性和德育的主目标应该说是一致的,与美育的目标也是一致的,关键是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是否研究学生的心理,是否把徳育与美育结合起來。最好的做法应该是让美育与思想教育联姻,用美去引起学生心灵的沉醉于神往。高尔基

5、说,按天性说来任何人都是艺术家,都想把美带进自己的生活。人们对美的生活的向往,对美的理想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契诃夫说:“人的一切:面貌、衣裳、心灵都应该是美的。”而美育正是培养人们热爱美、追求美、创造美的最佳途径。美育与德育、智育等相比具有自己明显的特点,它具有形象性,利于认识和理解;具有情感性,容易以情动情,使人们从审美中受到陶治和教育;具有愉悦性,能以具体生动的形象,激起人们感情上的共鸣,产生审美愉快,在享受中受到教育。要想把学生培养成为有外表美更有内在美的人才,必须把德育与美育结合起来。当然,美育和德育的结合并不是简单的二者相加,也不是相互代替。如果我们简单地把要求学生做到的说成

6、是美的,禁止学生做的说成是丑的,要求学生去追求美的,摒弃丑的,同样是难以做到的。所以,要想运用美育的手段以达到德育的效果,首先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认识、鉴赏能力。爱美,是一回事,但在生活中,我们是否能够善于发现美,却又是另一回事。法国大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艺术论》)。我国南朝僧佑的《弘明集》中讲述了一个“对牛弹琴”的故事:很古的时候,有个叫公明仪的音乐家,弹得一手好琴,闻名于世。有一天,他看见一头牛正在吃草,就想弹几个曲子给牛听听,于是他拨动琴弦,先弹了一支清角之操,尽管他弹得是那么娴熟动听,可是牛只是低头吃草,

7、毫不理会。后来他又弹了简单的曲子,一会拨弄蚊子的叫声,一会拨弄小牛的叫声,那头牛竟竖起耳朵,停止吃草,摇着尾巴,留心地倾听着。罗丹的话和“对牛弹琴”的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美学道理:不同的人,不同的物,对美的认识、感受的能力是不同的,所以,美育,必须培养和提高学生认识美的能力。让他们正确地辩别美和丑。有的学生爱着奇装异服,那是因为他(她)觉得奇装异服就是一种美,你去禁止他(她),他(她)会觉得委屈,不会接受;而你要是培养和提高了他(她)对美的认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