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肛肠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ID:46855997

大小:1018.00 KB

页数:75页

时间:2019-11-28

肛肠疾病的诊断与治疗_第1页
肛肠疾病的诊断与治疗_第2页
肛肠疾病的诊断与治疗_第3页
肛肠疾病的诊断与治疗_第4页
肛肠疾病的诊断与治疗_第5页
资源描述:

《肛肠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肛肠外科直肠肛管疾病解剖生理概要直肠上接乙状结肠,下连肛管,长约12~15厘米,起自第三骶椎平面,沿骶骨凹向下向前,到尾骨尖又转向后,形成两个弯曲。肛管起于齿状线,下止肛门缘,长3~4厘米。肛管为皮肤所复盖,齿线下方有一光滑区,称痔环,其下界叫白线,位置相当于肛门内括约肌的下端,活体呈浅兰色,触诊有一浅沟。直肠内面观直肠内面观上段较窄,下段扩大成直肠壶腹。肌层内环外纵。粘膜较厚,在壶腹部有上、中、下三个横的半月形皱襞,叫直肠瓣(横皱襞)。直肠下段因括约肌收缩,粘膜成纵行皱襞,叫直肠柱也叫肛柱,相邻两个直肠柱基底之间有半月形皱襞,叫做肛瓣,肛瓣与直肠柱之间的

2、粘膜形成口向上,底在下的袋状小窝,叫做肛窝(隐窝),深约3~5毫米,底部有肛腺开口,常积存粪便,容易感染,发生肛窦炎,肛管与直肠柱连接的部位,常有三角形乳头状隆起,称为肛乳头。直肠与肛管交界处形成一条不整齐的线,称为齿状线,成为直肠与肛管的分界线。肛管直肠血液供应动脉有四支,即直肠上动脉、直肠下动脉,肛管动脉和骶中动脉。两个静脉丛:①直肠上静脉丛,位于齿线以上的直肠粘膜下层内,扩张形成内痔。经肠系膜下静脉注入门静脉;②直肠下静脉丛位于齿线以下的肛管皮肤下层,是外痔的发生部位。直接或经阴部内静脉流入髂内静脉。齿状线齿状线上下的神经、血管分布齿状线上下结构部位

3、表层组织动脉供应静脉流向淋巴回流神经支配齿线以上粘膜直肠上下动脉直肠上静脉流入门静脉腹主动脉周围及髂内淋巴结植物神经支配无痛觉齿线以下皮肤肛管动脉直肠下静脉流入下腔静脉腹股沟淋巴结及髂外淋巴结阴部内神经痛觉敏感肛管直肠环由外括约肌深部,直肠纵肌、内括约肌以及耻骨直肠肌所组成,起括约功能。肛门手术切断,可造成肛门失禁。直肠肛管周围间隙骨盆直肠间隙坐骨肛管间隙直肠后间隙肛门周围间隙间隙内充满脂肪和疏松结缔组织,容易形成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直肠肛管检查方法体位:膝胸位病人双膝跪于检查床上,头胸部贴在床面、臀部抬高,两膝略分开。检查中最常用。左侧卧位向左侧卧,左腿伸

4、直,右髋膝关节各屈曲90度,必要时可垫高臀部15~30度,适用于病重,年老体弱的病人。截石位仰卧屈起下肢并抬高外展,同时髋膝关节屈曲,肛肠手术常用体位。蹲位病人作大便姿势,向下用力摒气,适用于内痔脱出,直肠息肉,直肠脱垂等检查。肛门直肠检查体位检查步骤肛门视诊观察肛门及周围有无脱出物,外痔、瘘口、脓肿、肛裂等。直肠指诊又称肛指检查。应注意肠壁周围有无触痛、肿块、波动、狭窄等。在直肠前壁,男性可扪及前列腺,女性可触及子宫颈,手指抽出时,观察手套上有无血液、粘液。肛镜检查由深至浅观察直肠粘膜颜色,直肠瓣、有无溃疡、息肉、肿瘤、异物等,将肛镜慢慢往外退出,边退边

5、观察直肠和齿线附近有无病变,如痔等。顺时钟定位法记录。如检查时取截石位,则肛门后正中6点,前方中点为12点。肛门镜纤维或电子结肠镜检直肠癌结肠癌克隆病肛瘘直肠肛管周围脓肿perianorectalabscess病因和分类病因:肛隐窝炎。少数:外伤、肛周皮肤感染。三阶段:肛隐窝炎→肛管直肠周围炎→脓肿分类:在肛门周围皮下的为肛旁皮下脓肿;在肛提肌以下肛旁间隙的,为坐骨直肠窝脓肿;在肛提肌以上直肠两侧,腹膜返折以下的为骨盆直肠脓肿;在骶骨前直肠后两侧韧带之间的为直肠后窝脓肿。直肠肛管周围脓肿临床表现肛门周围脓肿局部持续性跳痛明显,脓肿形成后有波动感,全身症状不

6、明显,穿刺可确诊。脓肿穿破皮肤,形成外瘘或内瘘。坐骨直肠窝脓肿较常见。全身可发热,畏寒,局部呈持续性胀痛而逐渐加重为跳痛。检查肛周,有红肿、压痛,直肠指检有触痛、波动感,穿刺抽脓确诊。骨盆直肠窝脓肿位置较深,全身症状更明显而局部症状轻。依靠穿刺抽脓确诊。其它:如直肠后窝脓肿,直肠粘膜下脓肿等,由于位置较深,局部症状不显,诊断较困难。治疗未形成脓肿,非手术:①抗菌药物②热水坐浴③局部理疗④口服缓泻剂减轻排便时疼痛。脓肿确诊,手术切开引流。手术方法:因脓肿部位不同而各异。表浅者局麻下进行,作肛门周围放射形切口。坐骨直肠窝脓肿部位较深,切口应距肛缘3~5厘米,呈

7、弧形,术者手指进入脓腔分开间隔。骨盆直肠窝脓肿,穿刺定位,穿刺针引导下切开引流,或经直肠切开引流,低位的可在直视下进行,较高时需通过肛镜进行。肛瘘analfistula肛瘘:肛管直肠与肛门周围皮肤相通的感染性管道。内口齿线附近,外口肛门周围皮肤。病因与分类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破溃或切开排脓后形成。少数为结核性。外瘘至少有一个外口在肛门周围皮肤上,内瘘无外口,临床所见90%为外瘘。瘘道位于肛管直肠环以下为低位瘘,以上为高位瘘。单纯性只有一个瘘管,复杂性有多个外口和瘘管。瘘管与括约肌的关系:括约肌间瘘、经括约肌瘘、括约肌上瘘、括约肌外瘘。各种类型的肛瘘肛瘘的四种解

8、剖类型临床表现外口有脓性分泌物,皮肤瘙痒不适、湿疹。较大较高位的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