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职工创伤急救培训探讨

煤矿职工创伤急救培训探讨

ID:46904371

大小:434.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11-29

煤矿职工创伤急救培训探讨_第1页
煤矿职工创伤急救培训探讨_第2页
煤矿职工创伤急救培训探讨_第3页
煤矿职工创伤急救培训探讨_第4页
煤矿职工创伤急救培训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煤矿职工创伤急救培训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煤矿职工创伤急救培训探讨长平医务所冯艳青对煤矿创伤伤员的急救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及时进行恰当处理或心肺复苏能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致残率。为此,我医务所从2008年开始,分期对井下职工进行了创伤急救知识培训,现将具体方法总结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培训对象每月先由医务所医务人员对长平矿各井下队组共50人在职教中心教室进行严格的急救培训2天,并通过理论与实践考试,要求人人过关。自2008年至2011年这4年来,完成职工急救培训共计56场,合计2800人。1、2培训内容参考急救培训教材,从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入手,循序渐进,包括:

2、(1)事发时如何及时呼救;(2)初级心肺复苏技术,包括意识丧失的判断和心跳呼吸停止的判断,心脏按压、开放气道、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方法以及复苏的有效指征等:(3)创伤四大急救技术,即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1、3培训方法1、3、1理论知识培训采用多媒体讲课和观看一些急救知识视频,和一些医务所自做的课件,图文并茂,通俗易懂。1、3、2技能培训准备心肺复苏模拟人及纱布、绷带、三角巾、止血带、小夹板、担架等供操作训练用,要求所有参加培训的职工掌握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技术等1、3、3考核每期培训班结束时,由职教中心的老师和负责培训

3、的医务人员分别进行理论与操作两方面的考核。理论部分为急救知识考核,操作为现场情景演练,接受培训者分组,以不同的考试内容进行现场自救互救,由医务人员进行评判。1、3、4比赛2011年7月4日长平公司矿领导和职教中心与医务所的共同配合下,在公司17个队组进行了一次创伤急救操作比赛,促进了职工自救互救活动的深入开展。2结果2、1将2007年职工有效问卷调查1580份,与2011年职工有效问卷调查3002份,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培训4年后,职工对煤矿创伤的急救知识显著提高,培训效果明显,见表1表12007年与2011年职工煤矿创伤急救知识知晓

4、率比较(%)年份急救呼救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搬运200785.3225.9622.3431.5414.6818.82201198.4286.8190.3085.5583.2383.652、22007-2011年来自井下创伤伤员共68例(I组),来自井上创伤伤员(包括外界)56例(II组),将两组病例在院前是否接受规范的急救知识培训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I组完成规范院前救治的比例明显高于II组,见表2表2两组接受规范院前急救的比较(%)组别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搬运I组9(13)56(82.35)55(80.88)25(36.76)

5、68(36.76)II组2(3.5)25(44.64)23(41.07)15(26.78)28(50)3讨论急救是指意外或急症发生时,在医护人员或救护车未到达前,以一般公认的医学原则为基础,利用现场的人力、物力,对伤病者施行初步援助及护理。在我国,煤矿行业居于高风险行业之首,除了加强对煤矿事故的预防措施外,建立有效的救护体系,培训职工掌握基本的自救互救技术,成为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最后一道屏障长平医务所经过近4年的努力,完成职工急救培训56次,2011年对各队组急救知识调查显示职工对心肺复苏、创伤急救四要素知晓率高,主要得益于矿领导对

6、职工的关心,职教中心老师与医务所医务人员的反复培训(每月一次,有时利用周三医务人员下队组直接与职工互动)统计2008年-2011年期间由井下各队组送来的伤员在院前即已接受规范的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急救措施的比例较高,这与各队组参与了现场急救培训有关。视听急救光盘教材对于初学心肺复苏技术是十分有效的。因为光盘可以演示有关知识和技能的梗概,内容全面,示范时间少,练习时间多,以职工为中心,初学者观看急救光盘教材可以达到预习和复习的目的。但是不经过模练练习,不可能达到规范的急救技术水平。观看光盘教材后,在医务人员指导下练习是一

7、种非常有效的基本培训策略。一些急救光盘教材可加快普及的速度,在其基础上理解、记忆,再接受面授、实际操作训练,反复练习,则会很快接受急救知识。总之,急救知识普及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长期大量反复的培训,因此在培训内容、培训模式上要不断探索,才能在职工创伤发生时,最及时的救助伤者、最小化的减轻伤者伤痛、降低死亡率、提高临床疗效才是关键。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