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农村信访维稳工作调研报告

2019年农村信访维稳工作调研报告

ID:46907149

大小:26.83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1-29

2019年农村信访维稳工作调研报告_第1页
2019年农村信访维稳工作调研报告_第2页
2019年农村信访维稳工作调研报告_第3页
2019年农村信访维稳工作调研报告_第4页
2019年农村信访维稳工作调研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年农村信访维稳工作调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9年农村信访维稳工作调研报告“农村稳,则社会稳”,要确保社会政治大局的稳定,为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首先要确保农村这个基础的稳定。当前,随着经济的加快发展和社会改革不断深入,农村各类社会矛盾日趋复杂,表现出复杂化、多元化、无序化等新特点,信访工作仍是农村基层维稳的焦点、难点。而基层维稳又是整个维稳体制的重心,尤其是在社会急剧转型的当代中国,基层维稳过程中公众利益诉求表达行为呈现出“数量扩大、规模增加、行为激烈、诱点多发、涉及面广、对抗性强等特点”。基层政府是维稳的前沿阵地,处在国家治理体系中最为脆弱的节点部位。基层政府的维稳行为直接关系

2、到地方治理的成败。一、信访的主要特征2017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信访局督查调研聚焦主业,担当履职,工作实现新突破、新成效,全年办理中央、国家机关交办信访事项333件,同比上升139.57%;办理自治区领导交办信访事项19件,同比上升137.5%;交办督办、组织攻坚推动化解信访积案891件,其中,自治区交办320件化解318件,各地排查578件化解573件。在取得良好社会效果的同时,笔者从信访的案件情况来看,农村信访案件仍是占信访总量的主体,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征:(一)越级上访明显增多从信访事项数据来看,越级上访的案件在上升,特别是部分信访人选择在“两会”期间

3、、国家重要峰会、等重大会议召开期间,试图引起上级领导重视,给地方政府施压。农民群众上访由过去自发松散向有组织、有策划的越级上访人数明显增多,他们通过制造事端给政府施加压力,极大破坏了信访秩序,并造成了不良影响。(二)集体信访案件增多从信访的数据统计来看,除了越级上访的情况增多,集体信访案件数以及参与信访代表人数总体偏多,形势依然严峻。从集体信访的组成人员来看,参与的主体成份在增多,过去农村上访群众以农民为主,近年来上访主体涉及复退军人等重点群体变个访为群访,个别问题集体化,形成抱团效应,劝返难度大。(三)闹访缠访问题时有发生农村信访还存在缠访的现象,有些上访户

4、对同一不合理的诉求问题重复、多次地上访缠访,有的上访达几年甚至更久,XX就长年聚集了从全国各地至此的上访户,俨然成为“职业上访人”。二、问题的成因和影响信访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伴生物,信访问题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现象。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因改革和利益格局调整而产生的信访问题也逐渐增多,究其根本,还是因为发展和利益分配的不均衡,使得利益冲突加剧。受经济水平和政策的限制,各类群体的利益诉求难以得到满足,形成了新的矛盾和问题。(一)农民群众面临着信仰危机,对遵守社会秩序缺乏自律意识当前,转型时期的社会充满了利益的冲突和观念的撞击,农民群众普遍感到精神

5、焦虑、浮躁难安,缺失了信仰和道德。生活的不安全感和前途的不确定性,使得农民群众他们对原来传统道德价值的崇敬感、神圣感没有了,感到困惑、焦虑,个人私心得以滋生和膨胀,在处理同村集体利益关系上,只考虑得到,不考虑付出;在邻里关系的处理上,只考虑自身利益,忽视他人的合法权益。这些潜在的诱因,导致农民群众对遵守社会秩序和村规村约的自律意识逐步弱化,遇到矛盾纠纷或利益问题很容易引发系列的信访问题,比如,在信访过程中,只强调自己的民主权利,对《信访条例》中规定的“如实、客观、依法、逐级”上访的义务不予理睬,这些都是造成基层工作难做、一些社会矛盾难以调处的重要原因。(二)贫

6、富差距和保障机制不健全,引发农民群众的心理失衡社会保障机制的不健全导致民众缺乏安全感。所谓安全感就是人在社会生活中有种稳定的不害怕的感觉。目前,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群众面临公共服务不到位、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等突出矛盾。一些特殊群体,因征地失地、下岗失业、年龄偏大、就业技能偏低等原因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在社会保障制度不稳定的状态下,群众心理普遍缺乏安全感,人的内心变得焦躁不安,借助上访途径以发泄对社会的不满或是捞取利益。在法律保障机制方面,“谁主张,谁举证”是一般民事案件的证据规则,有不少农村案例还存在举证难的问题,比如土地权属地界

7、的核定问题。针对没有法律援助、司法成本过高,法律程序复杂,取证难、执行难等问题,致使部分农民群众不愿意通过司法程序合理解决问题,而是选择信访,成本低且不承担法律责任,导致农民群众信“访”而不信“法”。(三)刚性的维稳机制,使信访维稳步入“怪圈”从现行的信访工作体制看,国家建立了压力型信访体制,通过严格的考核与问责要求地方政府努力控制信访总数,化解社会矛盾冲突。2005年修订实施的《信访条例》中,赴XX上访便是一个重要的考核指标。国家信访部门每月会对各省(市、区)赴XX进行“非正常上访”人次数进行排名并通报,同时,信访工作内容作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工作内容之一,也

8、列为考核各地维稳的重要指标,各省市信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