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弱的人》小说讲评

《柔弱的人》小说讲评

ID:46922307

大小:216.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11-30

《柔弱的人》小说讲评_第1页
《柔弱的人》小说讲评_第2页
《柔弱的人》小说讲评_第3页
《柔弱的人》小说讲评_第4页
《柔弱的人》小说讲评_第5页
资源描述:

《《柔弱的人》小说讲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问】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答】“我”与家庭教师尤丽娅结算工钱,在“我”蛮不讲理、故意克扣工钱的过程中,她只是一味退让、妥协,没有丝毫的反抗,“我”对她的表现十分愤怒,但最终还是给了她应得的八十卢布。小说为我们描写了一个强权横行霸道、弱者逆来顺受的黑暗社会现实。1、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小说在塑造尤丽娅这个人物形象时,运用了语言、神态、心理、动作等多种艺术手法,使得人物形象鲜活生动。B、小说中的尤丽娅在我发给她11卢布的报酬时还喃喃地说“谢谢”,既是她软弱、善良的天性使然,还同她以往“在别处,根本一文不给”

2、的经历有关,换上一个性格经历不同的人,是不会接受这个结局的,所以这个人物形象在当时并不具有代表性。C、“我”其实是一个幽默风趣的人物形象,本想以恶作剧的方式试探尤丽娅的反应,增添一点生活的乐趣,没想到尤丽娅当真了,这使“我”感到无趣乃至憎恶起尤丽娅来,但最后还是把尤丽娅应得的80卢布全部给她了。D、“我”在给尤丽娅算工钱的时候,虽然看起来克扣的理由数据详实,有理有据,但很显然,这些数据和理由都是无中生有,强词夺理的。E、小说中有两次提到尤丽娅“一语不发”,但这两次的含义和程度是不一样的,前者是尤丽娅受辱后无可奈何的习惯性的容忍,后者是进一步受

3、辱后她敢怒不敢言的表现。后者的程度要深一些。ED。E项,3分;D项,2分;A项,1分。BC项,0分。B项:“换上一个…不具有代表性”错,因为小说反映的就是沙皇专制政府残酷压迫下“强权横行霸道、弱者逆来顺受”的病态现实,具有很强的典型性。C项:“幽默风趣”“增添一点生活的乐趣”“使‘我’感到无趣乃至憎恶起尤丽娅来”等处表述有误。小说中的“我”不满弱者逆来顺受的社会现实,想给尤丽娅一个教训,而尤丽娅的软弱让作者“憎恶”,这里的“憎恶”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之意。A项:文中没有“心理描写”。2、结合上下文,分析小说是如何将“柔弱的人”的柔弱性一步

4、步展现出来的。(6分)【试题分析】本题侧重考查对小说情节结构的把握。尤丽娅的“柔弱性”(也即“软弱性”)是在“我”蛮横无理的步步紧逼下逐渐展现出来的。答题时,我们要从两人的交谈开始,体会尤丽娅的语言和神态,找准关键点,然后提炼、概括。1、“我”将事先谈妥的月工资由40卢布减为30卢布,尤丽娅纠正说“四十卢布”。结算时,“我”故意抹掉零头,说她只呆了两个月,她又纠正为“两月零五天”。这说明,她在最初遭受不公正的待遇时是本能地争辩。2、随后,“我”又以各种不合理的理由不断克扣她的工资,她先是“涨红了脸,牵动着衣襟,但一语不发”,继而“左眼发红,并

5、且满眶湿润。下巴在颤抖。她神经质地咳嗽起来,擤了擤鼻涕,但——一语不发”,当“我”硬说从自己这支取了九卢布,她稍作辩驳(“嗫嚅着”说“我没支过”)便干脆接受了(“那就算这样,也行”),最后在屈辱中“两眼充满泪水,长而修美的小鼻子渗着汗珠”。这些表明,尤丽娅是在受辱中逐渐屈服。3、不但是屈服了,竟然还主动坦白从女主人那里支取过三卢布。4、被克扣得只剩十一卢布时,接过钱还喃喃地说“谢谢”。【参考答案】起初在“我”的无理取闹中,尤丽娅还本能地进行争辩,接着随着“我”的步步紧逼,尤丽娅开始逐渐屈服,然后还善良地坦白自己曾向女主人“支取了三卢布”,最后

6、拿着被“我”无理克扣后仅剩的十一卢布说“谢谢”。小说通过对“我”蛮横逼迫和尤丽娅怯弱退缩的描写,淋漓尽致地将“柔弱的人”逆来顺受的性格特点一步步展现出来了。(评分标准:本能争辩、逐渐屈服、善良坦白、表示感谢,每一步1.5分)3、试解析小说的最后一段中“在这个世界上做个有权势的强者,原来如此轻而易举!”的深刻含义。【试题分析】本题侧重考查理解文中关键句子的含义。解答此类试题,一般分四步:①圈出句中关键词,②确定其结构地位(根据位置看结构地位,有的总结上文,有的承上启下,有的领起后文),③结合上下文揣摩(多问“这是指什么、为什么这样讲”),④将理

7、解合理表述(解释关键词的含义,并指出意图与情感。后者有就答,没有不答)。就本题而言,这句话在文末,有点明主旨的作用。句中关键词是“这个世界”。为何会“轻而易举”?因为是在“这个世界”上。从文中来看,有尤丽娅的逆来顺受,也有强权者的蛮横无理,这其实就是当时的社会现实。(反映现实)再深入一层思考,真正根源是什么呢?那就是罪恶的沙皇专制制度。(揭示根源)小说中的“我”是想给尤丽娅一个教训,希望克扣工资能激起她的反抗,她却选择屈服,成为任人宰割的羔羊。“我”虽憎恶她的不反抗,却还是将应得的八十卢布如数给了她。正是受欺凌者的逆来顺受,才让强权更容易横行

8、无忌。“我”心中的“不安”原因也正在于此。从创作意图与情感来看,作者既有对尤丽娅的同情,又有对这种病态社会的不安和忧虑。(意图情感)【参考答案】结尾一句点明主旨: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