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农村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ID:47013072

大小:34.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2-03

《农村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对策的研究》_第1页
《农村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对策的研究》_第2页
《农村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对策的研究》_第3页
《农村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对策的研究》_第4页
《农村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对策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对策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农村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对策的研究》《农村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对策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江山市上余镇上余中心小学徐艳秋一、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及意义1、素质教育的需要。在当今激烈的竞争社会,每一项竞争实际上都是科学技术和国民素质的竞争。因此,积极推进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实现科教兴国,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的战略举措,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素质教育的三要素是面向全体、全面提高、主动发展。而我国传统的基础教育观点背后都隐藏着一种“权威主义”、“精英主义”的价值观,造成“学困生”受教育的权利不能得以有效保障。长期以来,一些“学困生”被忽视了,许多教师对他

2、们鄙视,甚至认为他们是包袱,总是“怨天忧人”、“自叹命苦”,而没有去关注他们,去发现他们自身存在的巨大潜能,没有找准最根本的原因和应对的策略,任由他们一步步落后下去,使得广大“潜能生”最终成为了“无能生”,而不是“显能生”。在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重视对“学困生”的关爱和帮助,彻底转变原有的教育观念,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不让一个“学困生”掉队,在小学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2、课程改革的需要。在农村小学,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学校领导和教师顺应学生家长的口味,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的教师和家长甚至急功近利,对学生或子女教学方法死板,教学方

3、法简单粗暴,导致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因恐惧、无兴趣而产生厌学情绪,最后成为“学困生”。中高年级此种现象照样出现,新的“学困生”又不断产生。而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情感。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些“学困生”的特点、成因、转化策略等进行研究。3、质量立校,提升学校形象的需要。我校离城区不远,学生流失现象严重,重视教育的家长一般选择让孩子在城里接受更好的教育。在本地就读的学生家长则忙于进城赚钱,忽视了对孩子的培养,造成了孩子对学习的不重视。还有,因为我校师资队伍老龄化,教师的教育观念陈旧,受“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只注重考试的结果,忽视了学习过程

4、的指导;只注重教师的主导性,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只重视打“时间仗”、“题海仗”,作业负担过重,致使抄作业、拖拉作业现象比比皆是。“学困生”的面积越来越大,从而导致某些年级、某些学科的教学质量不尽人意。我校的教学质量问题给学校的生存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学生流失现象越来越严重。因此,当省教育厅提出要关注学业成绩后20%的学生,及江山市政府提出“质量立校”的指导性意见后,转化“学困生”,提高我校整体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的形象显得尤其重要。二、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1、本课题主要基于以下理论基础(1)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困生”可分为三类。一类属于思维尚未“

5、觉醒”的学生;第二类属于“天赋”面纱尚未揭开的学生;第三类属于“理解力差和头脑迟钝”的“学困生”。(2)日本教育家北尾沦彦的研究表明,形成“学困生”的原因可分为三个层次。其中,一次性直接因素有:学习活动的失败、基础学力的欠缺、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及内容的欠缺等;二次间接相关因素有:性格和智能结构的缺陷,如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的丧失;三次间接因素有:对学校、班级的不适应,对教师的消极态度等。(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传递智能,而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它含有四个因素:学生的背景知识、学生的情感、新知识本身蕴涵的潜在

6、意义及新知识的组织与呈现形式。(4)教学中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不同条件、不同认识水平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2、本课题在国内外已有相关研究情况如下,我们主要基于以下研究进行:转化“学困生”这一课题在国内外研究都开展得比较充分、系统。尤其是对“学困生”的界定、类型、特点,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学困生的“矫治”理论和对策都有较为详尽的论述。在国外,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有前苏联的霍姆林斯基“矫治”“难教儿童”的理论和实践、赞科夫关于转化“后进生”的理论和实践。他们虽然也很重视“矫治”学习困难学生的实践,但他们更侧重于“

7、矫治”学困生的理论研究。在国内,上海对这方面的研究开展较早且较为系统;在深圳,较早系统的开展学习困难学生转化这一课题研究的有福田教科所主任黄孔辰带领的“成功教育”课题组,他们进行的“成功教育”课题研究成果曾获得国家级教育科研二等奖。他们的研究成果无疑给我们提供了非常有益的研究资料和启示。3、本校的相关研究工作本校在对小学语文、数学“学困生”的教育教学中已做了一些工作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2006年2月以来,学校教导处组织全校老师对全校学困生的基本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并组织实施了对“学困生”的调查工作,确定了相应的转化措施,并在教学工作中进行切实的辅导。2007年3月

8、以来,学校对全校的学困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