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

ID:47438289

大小:35.56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1-11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名词解释:车流量:单位时间通过某一断面或地点的车流量和行人数量。交通量: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或某一断面的车辆数量或行人数量。服务水平:交通流中车辆运行的以及驾驶员和乘客或行人感受的质量量度。通行能力:正常的气候和交通条件下,道路上某一段或交叉口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最大车辆数或行人数量,以veh/h,p/h或veh/d表示。设计车速:道路几何所依据的车速。道路红线:规划道路的路幅边界线。行车视距:为了行车安全,在道路设计中应当保证驾驶人员在一定距离范围内能随时看到前方道路上出现的障碍物,或迎面驶来的车辆,以便及时采取刹车制动措施,或绕

2、过障碍物,这个必不可少的距离叫做行车视距。停车视距:在同一车道上,车辆突然遇到前方障碍物,如行人过街、违章行驶交通事故以及其他不合理的临时占道等,而必须及时采取制动停车所需要的安全距离。展线:在山岭地带,由于地面自然纵坡常大于道路设计容许最大纵坡,加上工程地质条件限制,就需要顺应地形,适当延伸线路长度沿上坡逐渐盘绕而上,以达到路线终点。这种减缓纵坡,延长起、终点间路线长度的设计定线称为展线。冲突点:来自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大的角度(或接近90度)相互交叉的交汇点。道路网密度:建成区内道路长度与建成区面积的比值(1)基本通行能力:在理想条件下,

3、单位时间内一个车道或一条车道某一路段可以通过的小客车最大数,是计算各种通行能力的基础。(2)可能通行能力:由于通常现实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与理想条件有较大差距,考虑了影响通行能力的诸多因素如车道宽、侧向净宽和大型车混入后,对基本通行能力进行修正后的通行能力。(3)设计通行能力:道路交通的运行状态保持在某一设计的服务水平时,单位时间内公路上某一路段可以通过的最大车辆数。实际道路可能接受的通过能力,考虑了人为主观对道路的要求,按照道路运行质量要求及经济、安全、出人口交通条件等因素而确定作为设计依据的。设计交通量:将一年中测得的8760小时交通量按大小顺序

4、排列.取序号为第30位的小时交通量作为设计小时交通量。(1)地点车速:车辆通过某一点或某一断面的即时速度,观测时间长度可能短、通常以20-25m为宜。地点车速主要用于道路设计、交通管制和规划等方面。(2)行驶车速:车辆通过某一区间所需时间(不包括停车与损失时间)与该区间距离求得的车速。用于评价该路段的顺适性和通行能力,也用于计算道路使用者的费用和效益。(3)行程车速:车辆通过某段路程与通过该段路程所需总时间(包括有效运行时间、停车时间、延误时间,但不含车辆在起、讫点装卸和调头时间)之比。用于评价道路的通畅程度和估计行车延误时间。(4)设计车速:在

5、道路交通与气候条件良好情况下仅受道路条件影响时、具有中等驾驶技术的驾驶人员能安全顺适地驾驶车辆的最大车速。用作道路线形几何设计的标准。反应距离:是当驾驶人员发现前方的阻碍物,经过判断决定采取制动措施的那一瞬间到制动器真正开始起作用的那一瞬间汽车所行驶的距离。超高设置:超高是指路面做成向内侧倾斜的单向横坡的断面形式。加宽设置:为了保证汽车在转弯时不侵占相邻车道,凡小于250m半径的曲线路段均需要加宽。2.填空题道路纵坡:机动车道最大纵坡:不超8%,最好在5%以下。非机动车:自行车2.5%以下,平板轮车2%以下。城市交通干道的缓和坡长度不宜小于100

6、m,居住区道路不小于50m。最小纵坡度:大于等于0.5%或0.3%车道宽度:小客车2.5m,大客车公交车3m;速度大于40km/h各种车辆3.5m,大于40km/h各种车辆及大型车3.75m,交叉口进口道小客车3m。混行车道最小3.25m。潮汐车道不设分隔带,分隔带左右增0.25m自行车最小净高2.5m,其他非机动车3.5m一条非机动车车道宽度至少4.5m,交通量大6-7m净空宽度距路缘石0.25m、墙壁0.4m。两辆自行车并列道路宽度2.5m,3辆3.5,n辆n.5m道路绿化:树种以乔木为主灌木为辅,选择树干直、美观遮阳、耐修剪有害气体、深根系

7、抗强风抗病虫的树种。树穴尺寸:圆形直径1.5m以上,方形边长大于1.5m。分岔点:交叉口内同一行驶方向的车辆,向不同分开行驶的地点。交汇点:来自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小的角度向同一方向汇合行驶的地点。平面交叉口原则不能有五条路以上(含五条)相交叉;道路尽量采用十字路口,不要轻易设计错位的丁字路口;交叉口交通流成直角或接近直角,夹角大于75°缘石半径过小:车速低,行车不平顺导致车辆向外偏移占用邻道或向里偏向人行道。缘石半径过大:导致人行横过道路过长,车辆停止线远离交叉口,车辆通过交叉口时间长,行人过街绕行太多。停发方式前进停车、后退发车:车辆就位

8、停车迅速,但发车较为费时,不易做到迅速疏散。常用于斜向停车方式的停车设施。后退停车、前进发车:车辆就位较慢,但发车迅速,是最常见的停车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