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

ID:15470025

大小:4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3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_第1页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_第2页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_第3页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_第4页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名词解释1、交通流:在道路上通行的车流和人流统称为交通流。•2车流量:指在单位时间的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或某一条车道的车辆数,且常指来往两个方向的车辆数2、小时交通量:一小时内通过观测点的车辆数•3、高峰小时交通量:一天内的车流高峰期间连续60分的最大交通量•4时段交通量(流率):对不足1小时的时间间隔内观测到的交通量换算为1小时的车辆数称为当量小时流率,或简称流率4、流率=n分钟内观测到的车辆数*60(pcu/h)/nn为观测时间(一般取5min或15min)5、车流密度:某一瞬时内一条车道

2、的单位长度上分布的车辆数。他表示车辆分布的密集程度6、车头时距:在同向行驶的车流中,前后相邻的两辆车驶过道路某一断面的时间间隔称为行车视距。7、行车视距:为了行车安全,在道路设计中应当保证驾驶员在一定距离范围内能随时看到前方道路上出现的障碍物,或迎面行驶的车辆,以便及时采取刹车制动措施,或绕开障碍物。这个必不可少的距离称为行车视距。•7停车视距:指在同一车道上,车辆突然遇到前方障碍物,如行人过街、违章行驶交通事故以及其他不合理的临时占道等,而必须及时采取制动停车所需要的安全距离,这一过程主要包括反应距离、制动距

3、离和安全距离•8会车视距:指对向行驶的车辆在同一道路上相遇,又来不及错让时,必须采取制动刹车所需要的最短安全距离。包括反应时间的行驶距离、制动刹车后的行驶距离、完全停止后的最小安全距离8、道路纵坡:指道路中心线(纵向)坡度,坡长则指中心线上某一道路纵坡路段的起止长度。道路纵坡的大小关系到交通条件、排水状况与工程经济。•9竖曲线:P77•9、人行道的通行能力:应按其可通过行人的步道宽度计算,通常按一条1M宽的人行带在单位时间的可能通行能力乘上设计的人行带条数而得。10、路肩:在城市郊区的道路上采用边沟排水时,在车

4、行道路面外侧至路基边缘所保留的带状用地称为路肩。•10道路定线:就是在红线设计或初步设计的基础上,结合细部地形、地质条件以及现状城市建设条件,综合考虑平、纵、横三方面的合理安排,确定道路的平面、竖向线形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并绘制平、纵断面设计图11、展线:在山岭地带,由于地面自然纵坡常大于道路设计容许的最大纵度,就需要顺应地形,适当延伸线路长度线路长度沿山坡逐渐盘绕而上,以到达路线终点。这种减缓纵坡,减缓纵坡,延长起、终点间路线长度的设计定线称为展线。二、填空1、车辆的停放方式按汽车纵线与通道的夹角关系分:垂直

5、式、平行式、斜列式。车辆的停发方式为:后退停车,前进发车;前进停车,后退发车;前进停车,前进发车。•2汽车所能爬上的最大坡度、最高车速和汽车加速时间是评定汽车动力性能的三个主要指标3机动车的其他性能①通过性②制动性③行车稳定性④行驶平顺性⑤操纵稳定性2、交通流的分类:按交通主体的不同可分为:车流、人流、混合交通流,按交通流输送的对象可分为:客流、货流。按交通设施对交通流的影响可分为:连续流、间断流。按交通流的交汇流向可分为:交叉、合流、分流、交织流。按交通流内部的运行条件及其对驾驶员和乘客产生的感受可分为自由流

6、、稳定流、不稳定流、强制流。3、由于城市道路有不同等级,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归纳起来可分为连续流和间断流4、自行车的行驶特征:摇摆性、成群性、单程短程性、多变性、动力递减性。5、平面交叉口的交通组织方法:渠化交通,在交叉口实行交通管制,采用自动控制的交通信号指挥系统,形成“绿波”交通组织。三、简答1、机动车的动力特征⑴基本动力特征①滚动阻力②空气阻力③坡度阻力④惯性阻力⑵汽车的爬坡能力和最高车速和加速时间2、缓和曲线的作用①曲率连续变化,便于车辆遵循车道行驶②离心加速度逐渐变化,旅客感觉舒适③超高横坡度逐渐变化,行

7、车更加平稳④与圆曲线配合得当,增加线形美观3、曲线衔接应注意的问题①相邻曲线悬殊不宜过大。一般认为相邻曲线半径的差距不宜超过一倍,并注意加设交通标志②同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宜大于或等于6倍的计算行车速度值;两反向直线最小长度宜大于或等于2倍的计算行车速度值③注意超高的衔接。对于不设超高的同向曲线一般可用直线衔接。若同向曲线的超高不同,仍可将两曲线连成复曲线,不过需要半径较大地曲线段内侧设置从一个超高横坡度过渡到另一个超高横坡度的缓和段。如果两曲线在设置超高缓和段之外还有较短直线距离,应通过改变直径的办法使两曲

8、线直接连通,或将剩余直线做成单坡断面。④长直线尽端,转弯半径不宜过小。4、城市道路平面线形设计的原则和步骤1>原则①平面线形连续、顺势,应与地形地物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②满族行驶力学上的基本要求和视觉、心理上的要求。③保证平面线形的均衡与连贯。④避免连续急弯的线形2>步骤①初步拟定平面线性②选用弯道平曲线半径。③编制里程桩④确定道路红线⑤绘制平面图5、竖曲线的作用竖曲线可以使路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