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二则

《世说新语》二则

ID:47974440

大小:6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1-18

《世说新语》二则_第1页
《世说新语》二则_第2页
《世说新语》二则_第3页
《世说新语》二则_第4页
《世说新语》二则_第5页
资源描述:

《《世说新语》二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瑚珮中学备课纸初中(小学)七年级语文学科备课人:陈灿灿2019年9月课题8《世说新语》二则(共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时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读顺句子,读懂文意并背诵课文。2、积累文言词语,掌握“俄而、欣然、拟、期、委、引、顾”等词的词义。过程与方法: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反复诵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大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学习祖国古代语言、文化的兴趣。2、了解古人家庭文化生活的雅趣,学习古代少年的智慧。重点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诵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难点通过分析人物描写辨析人物形象。教具准备课文朗读音频;PPT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教学过程第

2、一课时一、新课导入说说你知道的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如“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作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两位这样的古代少年,他们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和他们交个朋友。二、作者简介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彭城(现在江苏徐州市)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原有集,已佚。三、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分类积累,疏通文义1、学生自读。查阅字典,看哪些字的读音需要注意。根据内容、语言习惯的不同,看在哪些地方需要停顿。明确: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3、。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2、教师要求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疏通文意,5瑚珮中学备课纸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词句记录下来,全班一起讨论解决。(1)重点字词解释:①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②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③讲论文义:讲解讨论文章的义理④俄而:不久,一会儿⑤欣然:高兴的样子⑥未若:不如,不及(2)重点句子翻译:①白雪纷纷何所似?翻译: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②撒盐空中差可拟。翻译:在空中撒盐大体可以相比。③未若柳絮

4、因风起。翻译:不如比作柳絮乘风漫天飞舞。3、用自己的话复述短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侄儿侄女谈论文章的义理。一会儿雪下得急,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而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谢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目标导学二:理解内容,体会写法1、文章开头“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明确:涵盖事件时间、地点、人物及主体事件等丰富的内容。正因为“寒雪日”“俄而雪骤”,才能引出“咏雪”。2、“寒雪”“内集”“欣然”“

5、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明确:营造了一种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氛围。3、“咏雪”的过程中,文章特别记载了两个人的咏,即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对其中哪一个更欣赏?为什么?明确:“柳絮因风起”更好,因为柳絮比盐更像雪,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意蕴丰富,有美感。“盐”却是沉重的颗粒,缺乏美感。也可以认为“撒盐空中”更好,因为文中说到“雪骤”,大雪下得猛烈密集时,只见雪粒片直落,看不见雪花轻飘曼舞的样子。“撒盐空中”的比喻,也许更为真切地描摹了当时的场景。4、文章结尾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明确:谢太傅对两人的答案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而已,十

6、分耐人寻味。作者也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了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四、想象拓展1、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举出几句咏雪的名句。5瑚珮中学备课纸明确:“鹅毛”“蒲公英的孩子”等。咏雪的名句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2、尝试运用比喻、想象写作:英语中有26个字母,从这些大写字母中任选几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示例:A是一座金字塔,是进取。B是两颗联结的心,是友谊。C是未满的月牙儿,是缺憾。学生展示自己的比喻,师生共同点评。五

7、、板书设计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跟别人约定。假如有一天,你和同学约定星期天上午九点到公园玩,可是到了时间他还不来,你会怎么做?(请1~2名学生作答)古人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他们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今天我们来学习《陈太丘与友期行》,看看古人是如何处理与人约定的事情的。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疏通文义1、自读课文,根据文义读准节奏。明确: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