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应性皮炎的中医诊治.pdf

特应性皮炎的中医诊治.pdf

ID:48015374

大小:119.54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7-13

特应性皮炎的中医诊治.pdf_第1页
特应性皮炎的中医诊治.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特应性皮炎的中医诊治.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56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皮肤科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国际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7~10次为一疗程。拭干血迹后,.也可外贴伤湿止痛膏。3.注意事项:注意无菌操作、面部、颈部和急性皮肤病不宜用。有疤痕体质者不宜用。(四)敷脐疗法特应性皮炎的中医诊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陈达灿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瘙痒性皮肤病,归属于中医“四弯风”、“奶癣”、“胎丝疮”的范畴。通常形成于儿童早期,伴随缓解和复发的过程,患者皮肤对刺激物和过敏原等诱因十分敏感,导致湿疹

2、病情恶化。特应性皮炎常常明显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一、诊断标准(一)Hanifin和Rajka诊断标准符合以下基本特征中3项或3项以上,加次要特征中3项或3项以上即可诊断:基本特征:(1)瘙痒;(2)典型的皮损形态和分布,成人屈侧苔藓样化或条状表现,婴儿和儿童面部及伸侧受累;(3)慢性或慢性复发性皮炎;(4)个人或家族遗传过敏史(哮喘、过敏性鼻炎和枯草热);次要特征:(1)干皮症;(2)鱼鳞病/掌纹症/毛周角化症;(3)即刻型(I型)皮试反应;(4)血清IgE增高:(5)早年发病;(6)皮肤感染倾向(

3、特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单纯疱疹)/损伤的细胞中介免疫;(7)非特特异性手足皮炎倾向;(8)乳头湿疹;(9)唇炎;(10)复发性结合膜炎;(11)旦尼一莫根(Dennie--Morgan)眶下皱痕:(12)雏形角膜;(13)前囊下自内障:(14)眶周黑晕;(15)苍白脸/面部皮炎;(16)伯色糠疹:(17)颈前皱褶:(18)出汗时瘙痒:(19)对羊毛敏感;(20)毛周隆起:(21)对饮食敏感;(22)病程受环境或情绪因素影响;(23)白色划痕/延迟发白。(二)Williams诊断标准必须具有皮肤瘙瘁史,

4、加如下3条或3条以上:可辨认的屈侧皮炎,包括肘窝、胭窝、踝前、或围绕颈一周(或4岁以下儿童额/面部和远端肢体皮炎)全身皮肤干燥史。个人哮喘史或枯草热史(或一级亲属4岁以一F)L童发生特应性皮炎史)屈侧部位皮肤受累史(10岁以下儿童包括面部)2岁前发病(适用于大于4岁者)二、治疗原则治疗决策应建立在整体评估病情的基础上,包括评估严重度和生活质量、社会心理健康精神受到的影响。强调以患儿为中心的治疗和良好的医患沟通,并尊重患儿和家属的个人需要和选择,允许他们决定自己的治疗和护理。三、中医病因病机现代中医认为

5、先天禀赋不足,禀性不耐,脾失健运,内生湿热蕴毒为AD的发病基础。四、辨证论治(一)心脾积热型一多见于婴儿期、儿童期,表现为急性、亚急性湿疹症状:急性起病,鲜红斑,丘疹,渗出,结痂,舌尖红、苔薄黄或薄白,脉弦数。治法:清心泄火、利湿止痒方药:导赤散:生地、木通、淡竹叶、甘草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皮肤科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国际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缡57加减:渗出多,加滑石、薏苡仁:皮疹鲜红,加大青叶、生石膏(二)脾虚湿蕴型一多见于缓解期症状:丘疹、水疱,易疲倦,食欲减,大便质稀,舌质淡

6、,苔白腻,脉弱无力。治法:健脾除湿祛风止痒方药:参苓白术散合除湿胃苓汤:太子参、茯苓、淮山、薏苡仁、白术、苍术、厚朴、陈皮、泽泻、白鲜皮、地肤子加减:鳞屑较多,加用当归、生地黄、牡丹皮:饮食欠佳,大便质稀,加砂仁、枳壳(三)湿热蕴结型一多见于急性湿疹发作期症状:水肿性红斑、密集的小水疱,糜烂渗出,小便黄、大便质烂不畅或便秘,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治法:清热利湿止痒方药:萆解渗湿汤:萆解、生地、黄芩、茯苓、泽泻、慧苡仁、滑石、甘草、薄荷、地肤子、白鲜皮加减:皮损灼热、口苦,加牡丹皮、连翘;继发感染,加

7、金银花、蒲公英、鱼腥草:瘙痒较甚者,加蝉衣、苦参:渗液较多,加苦参、车前子(四)血虚风燥型一多见于成人期,慢性湿疹期症状:皮损色暗无光泽,干燥、肥厚、粗糙、色素沉着,治法:养血润燥,息风止痒方药:当归饮子:生地黄、当归、赤芍、白芍、鸡血藤、大枣脱屑,抓痕、血痂、舌质淡红、苔少,脉细弦麦冬、防风、苏叶、蝉农、胡麻仁、白蒺藜、加减:体倦乏力,加黄芪、太子参;皮肤明显干燥,鳞屑较多,加沙参、玉竹、制首乌;瘙痒烦躁,加勾藤、生牡蛎、珍珠母;失眠多梦,加柏子仁、酸枣仁、夜交藤五、经验体会我们在临床中长期观察,认

8、为AD在发作期主要表现为心火偏胜的特点。症见烦躁,瘙痒明显,舌尖红.脉偏数,皮损偏红、或有渗液。此乃心火扰动神明,或火盛及土而致脾胃湿热,外泄丁.肌肤。正是《内经》所日:“诸痛痒疮,皆属于心”。AD在缓解期主要表现为脾虚主导的特点。症见胃纳呆,或肢体疲乏,舌质偏淡,脉濡,皮疹不鲜,皮肤干燥。发作期和缓解期往往没有截然的界限。心火脾虚是AD病机的核心特点,我们在治疗AD的全过程中始终贯彻清心培土的治疗法则。选用的主要药物有淡竹叶、连翘、太子参、白术、苡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