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3 马说2.ppt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3 马说2.ppt

ID:48790788

大小:1.04 M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1-25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3 马说2.ppt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3 马说2.ppt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3 马说2.ppt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3 马说2.ppt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3 马说2.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3 马说2.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读读读准字音读得流畅语速适当节奏准确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zhǐpiánshísìsìshíxiàndàncáosìcèsùyé重点词句考考你:1、解释加线词语。⑴祗辱于奴隶人

2、之手⑵骈死于槽枥之间⑶一食或尽粟一石⑷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⑸才美不外见⑹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⑺安求其能千里也?⑻策之不以其道⑼食之不能尽其材⑽执策而临之只是并列而死吃一顿有时通“饲”,喂通“现”,表现尚且一样疑问代词,哪里用鞭子打通“才”面对重点词句考考你:2、翻译下面句子。⑴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⑵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⑶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才,鸣之不能通其意。⑷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因此,即使是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屈辱,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想要跟普通的马一样尚

3、且办不到,哪里还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能使它竭尽它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1、本文用“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分别比喻什么?理解分析:千里马伯乐食马者人才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愚妄浅薄的统治者2、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只是说“马”吗?理解分析:不只是说马,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对埋没人才的现状作了揭露。韩愈19岁参加科举考试,一连三次名落孙山,第四次考中进士,因没有参加吏部考试而不能授官,他放弃了考试这条路,开始“跑官”,曾三次上书宰相请求重用遭冷遇,甚至三次登门

4、被守门人挡在门外。之后投入地方军阀也遭受失败,从自己切身经历中,深感朝廷对下层知识分子不公,于是联系当时统治者压抑人才的情况和自身居下位的处境,写下了此文。写作背景3、本文的主旨是什么?流露出作者怀才不遇之情和对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摧残人才行为的控诉。这种将抽象的道理寄托于具体形象中,淋漓尽致地写出人才受摧残压制的事实,生动形象,易于理解。这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托物寓意托物寓意千里马人才伯乐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本文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揭露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现象,也表达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马说拓展思维有人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观念

5、是片面的,不能把发现千里马的希望寄托在伯乐身上。伯乐难道就一定是公正的、无私的吗?千里马最重要的是自己创造条件被人发现,主动出击而不是坐等良机。你怎么看待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呢?社会发展到了今天,你认为怎样才能多出人才?怎样才能人尽其才?“千里马的命运”在现实社会中是否存在呢?请同学们结合实际情况谈谈自己的感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