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浮的秘密_教案1.doc

沉浮的秘密_教案1.doc

ID:49034910

大小:32.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2-27

沉浮的秘密_教案1.doc_第1页
沉浮的秘密_教案1.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沉浮的秘密_教案1.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沉浮的秘密【教学目标】1.知道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是什么。2.初步感知“大小一定的物体,比水轻的会浮,比水重的会沉”。3.能制作简易的科学模型。4.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做实验记录。5.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6.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7.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是什么。难点:制作简易的科学模型。【教学准备】铁钉、气球、小玻璃杯、石子、灯泡、木棍、四个大小一样的塑料瓶、沙、盐、锯末、两块大小不同的木块、两个大

2、小不同的螺母、装有水的水槽、天平等。【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1.教师提问:玩潜水艇时,我们发现潜水艇里水的多少决定潜水艇的沉浮,一般物体的沉浮又与什么有关呢?2.推测我们准备的这些材料如铁钉、气球、石子等放入水中是沉还是浮?3.观察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把物体放入水中观察,看看有没有推测错的物体,把水中上浮的物体和水中下沉的物体分成两堆,并在教材上记录。(二)制定研究计划,进行研究1.小组讨论:物体在水中浮与沉,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分小组讨论推测,并将推测结果记录在教材上。2.教师出示并介绍本次科学探究活动的实验器材及名称。3.2/2教师

3、演示实验:两块大小不同的木块放入水中都浮了起来,两个重量不同的螺母放入水中都沉了下去。教师提问:这和同学们的推测一样吗?有的同学说大的会浮,小的会沉,可是小木块也浮起来了;有的说重的会沉,轻的会浮,可轻的螺母也沉下去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怎样来研究?4.小组讨论并制定研究计划和方案,教师引导各小组商讨,制定尽量完善、有效的观察、测量、记录方法。5.各小组汇报研究计划,教师可以就学生制订的方案中的不足进行指导。(这里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学生们不容易想到用剩下的一个塑料瓶装水来进行实验,不容易将“水的重量”作为物体沉浮的一个“界线”。同时由于塑

4、料瓶有一定重量的关系,有可能会影响实验效果,在实际教学中,建议尽量用小塑料袋,减小由于容器重量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影响。)(三)观察记录,总结交流1.各小组按照自己制订的计划,进行一次物体沉浮的实验活动,并做好记录。2.实验完成后可将实验情况记录通报全班。3.联系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讨论物体沉浮的影响因素是什么。4.让学生汇报本课的研究与发现,并做好记录。同时让学生对比自己此前的猜测,并进行分析、讨论,找出自己认知上的误区,修正自己的思维。(四)拓展与应用1.说一说潜水艇沉浮的道理。2.在水中,铁块会下沉,可万吨巨轮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学生讨论、汇

5、报,看看自己的答案有没有科学道理。【教学反思】教学时要很好地把握本课的探究深度。本课只是定位在如何改变物体的浮和沉,不需要讲物体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但也不能让学生有错误的观点。如果学生还想继续探究物体在什么情况下上浮、悬浮、下沉,教师可以提供帮助,使探究更有深度。之后再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认识到科学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2/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