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论孝.ppt

《论语》论孝.ppt

ID:49579906

大小:3.23 MB

页数:42页

时间:2020-02-28

《论语》论孝.ppt_第1页
《论语》论孝.ppt_第2页
《论语》论孝.ppt_第3页
《论语》论孝.ppt_第4页
《论语》论孝.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语》论孝.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百德孝为先——《论语》论孝BY高二(5)流枫阁孝感动天舜父亲瞽(gǔ)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卧冰求鲤王祥,晋朝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

2、。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用自己的体温融化冰面,然后捕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戏彩娱亲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孝据统计,《论语》中,孝出现19次;父出现25次;母出现10次论语中的孝出现过19次16《论语》中关于“孝”字的章节“孝”字在《论语》中共出现了19次。1、2有子曰:“其为人也

3、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1.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1.1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2.5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2.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2.7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2.8子夏问

4、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2.20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2.21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4.20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矣。”8.21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11.5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13.20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

5、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19.18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2.21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4.20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矣。”8.21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fú)冕,卑

6、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11.5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13.20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kēng)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shāo)之人,何足算也?”19.18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一、“孝”是什么?·“孝”字是上下结构,“上有老,下有子”。“老”代表

7、着年老的双亲,“子”代表子女。“孝”即是“做子女的,顺承父母”;同时“子”背着“老”,涵意即说父母年老体衰行动不便,须子女背着代步,其中充满着感恩、报恩、关怀之意。儒家是诸子百家中最强调孝顺的学派,认为孝顺是人性最自然的发展。儒家亲孝观:(1·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论语》)“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中庸》)“事孰为大?事亲为大”。“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

8、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