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锈病的综述.doc

小麦锈病的综述.doc

ID:49903142

大小:303.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3-03

小麦锈病的综述.doc_第1页
小麦锈病的综述.doc_第2页
小麦锈病的综述.doc_第3页
小麦锈病的综述.doc_第4页
小麦锈病的综述.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麦锈病的综述.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mumu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小麦锈病的综述姓名:mumu性别:男班级:11级作物生产技术(2)学号:11111111111查阅病害:小麦锈病小麦锈病的基本资料屮文名称:小麦锈病英文名称:条锈(Wheatstriperust),叶锈(Wheatleafrust),杆锈(Wheatstemrust)中文别名:黄疸病拉丁学名:条锈(PucciniastriiformisWest)、叶绣(P.reconditavar.triticiErikssetHenn)、杆绣(P.graminisvar.triticiErikssetHenn)为害作物

2、:小麦三种小麦锈病菌同属于担子菌钢锈菌目,柄锈科,双砲锈菌属目录一、小麦锈病的识别1田间分布规律2发病症状•3病原物的特征二、小麦锈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三、小麦锈病的调查四、小麦锈病的化学防治1药齐U拌不中2其他防治五、小兵锈病的综合防治1选用抗炳品不中2加强栽培管理3药剂防治附录:小麦锈病图片小麦锈病又叫黄疸,包括条锈病、叶锈病和秆锈病3种,小麦三种锈病菌同属于担子菌钢,锈菌目,柄锈科,双砲锈菌属。是发生厂、危害大的一类病害。该病每年全国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小麦遇病后,植株营养物质不断被病菌所消耗,植株表面的夏孑包子堆破坏寄主的表

3、皮细胞和叶绿素,使光合作用削弱,水分蒸腾加快,使植物生长发育受到极大影响,发病轻吋小麦能正常抽穗,但千粒重降低;发病早而重时,植株矮小,有的不能正常抽穗,有的虽然可以抽穗,但千粒重降低严重。一、小麦锈病的识别(条锈成行叶锈乱,杆绣是个大红斑)1、田间分布规律:3种锈病的病原菌都属于担子菌亚门,亲缘关系很近,随气流传播。成熟后遇到轻微气流,就会向外飞散传播,如遇强大气流,可将大量的抱子吹到3000m以上的高空和吹送到几百公里以外的小麦上造成危害。2、发病症状:小麦感染锈病后,初期在叶片或其他部位出现褪绿斑点,以后变为鲜黄色或红褐色

4、的粉疱,叫做夏沦子堆,后期乂长出黑色的疱斑(条锈、叶锈)或粉疱(秆锈),叫作冬抱子堆。条锈主耍为害小麦叶片,也可为害叶鞘、茎秆、穗部;叶锈病主耍发生在叶片上,也能侵害叶鞘,很少发生在茎秆或穗部;秆锈病主要发生在叶鞘、茎秆和叶片基部,严重时在麦穗的颖片和芒上也有发生,产生很多深红褐色、长椭圆形夏鞄子堆。3种锈病的通常症状是“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是个大红斑”O生产中,刚形成的条锈病、叶锈病夏砲子堆用肉眼很难区分,通常的鉴定方法是在新鲜的砲子上,滴一滴稀盐酸,盖上盖玻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若原生质收缩成数个小团的为条锈夏抱子,若原生质

5、在泡子中央收缩成一个大团则为叶锈病的夏抱子。3、病原物的特征:三种锈病的共同特征是在受害部位的叶片或杆上出现鲜黄色、红褐色或深褐色的疱状小突起这是夏抱子二、小麦锈病的发生发展小麦的3种锈病在中国主要以夏抱子传播完成周年的侵染循环。其侵染循环可分为越夏、侵染秋苗、越冬及春季流行4个环节。夏抱子体小、质轻,可随气流远距离传播。3种锈病都在条件生长的麦上株(或姿势麦苗上)越夏、越冬,但越夏、越冬的地区不一致。条锈病主要在甘、青高原和四川、内蒙古等海拔地区的晚熟小麦、口生麦苗上越夏,秋季随气流向东、南方向传播,成为西北。华北秋苗发病的菌

6、源,并在病苗上越冬;杆锈病在北方晚熟春季和自生麦苗上越夏,到秋季借风向南传播侵染秋苗,并在冬季温暖的闽、东南沿海等地麦株上越冬。春季向北方广大麦区逐步传播;叶锈病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大,在大部分地区都可以越夏、越冬。条锈病是我国小麦的最重耍病害。在1950年和1964年两次全国范围的大流行,小麦•损失分别达到120亿斤和60亿斤。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对条锈病防治工作非常重视。早在1950年就召开了小麦锈病会议,制订了研究和防治方案。1964年5月,敬爱的周总理作了专门指示:“今一后必须继续观察,继续研究,继续通过防治锈病的实践,改进

7、工作,提高效益,以达到最后消灭锈病的目的。”1965年春,国务院批转了“黄、淮、海主要冬小麦区灭锈歼灭战作战方案”。在各级党政领导一「,专业队伍与广大群众相结合,贯彻以抗锈良种为主,药剂防治与栽培措施为辅的综合防治策略,通过多年努力,取得了显著成绩。口1965年以来,已有十四年控制了条锈病在广大麦区的大流行。三、小麦锈病的调查小麦条锈病是一种低温病害,在我国平原麦区和海拔较低的山区不能越夏,仅能在夏季最热一旬平均气温低于20°C、且有感病品种存在的地区才能越夏。我国小麦条锈病发病区主要集中在甘肃、青海、宁夏、四川等地。病菌越夏后

8、,秋乎向陇南、陇东、川北、关中、华北等早播冬麦区传播,侵染秋苗。播种越早发病越重。当12月份气温降到1°C—2°C时病菌进入越冬阶段。病菌主要以菌丝在麦叶组织中越冬。在华北北纬37°—38°以南均可越冬。在此线一北,若无积雪覆盖,1月份平均气温低于6°C—7°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