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转型.ppt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转型.ppt

ID:50585065

大小:290.00 KB

页数:50页

时间:2020-03-14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转型.ppt_第1页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转型.ppt_第2页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转型.ppt_第3页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转型.ppt_第4页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转型.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转型.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 教学转型山东省教学研究室李家栋一、树立人人成才的学生观(一)反思:你怎样看待自己所教的每一位学生?如何对所教学生进行分类?分类的依据是什么?(二)为什么会依据智商分类?1900年,法国的心理学家阿尔弗莱德、比奈发明了“智商测试”。该智商理论的提出,解决了多年来人们只能凭直觉评估人天资的做法,使之定量化,标准化。该理论提出的另一意义,是测试后发现,多数学生的智商处于相同水平,智商超过130,低于70的较少,由此为学校教育内容的安排,提供了理论依据,即学校面向所有学生开设相同的课程。(三)实际生活中

2、有哪些现象是智商理论解释不清楚的?人类个体存在差异,只用语言、推理、记忆等能力来概括智力,显然不全面;测定智商高,未必有建树,测定智商低,却取得了成就;(四)树立人人都能成才的学生观1、为什么说每位学生都能成功(1)理论依据[美]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1983年,加德纳在《智力的结构》提出,“智力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面临的真正难题和生产及创造出社会所需的有效产品的能力。”就智力的结构来说,智力不是某一种能力或围绕某一种能力的几种能力的整合,而是相对独立、相互平等的多种智力。即言语—语言智

3、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和交往—交流智力等7种智力,1995年又将自然观察智力增加为第八种智力。加德纳关于智力本质和智力结构的新理论对传统的智力理论至少有三个方面的突破:第一,智力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逻辑—数理智力或以逻辑—数理智力为核心的智力,而是我们今天所强调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第二,智力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可以跨时空用同一个标准来衡量的某种特质,而是随着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的为特定文化所珍视的能力;第三,智力不是一种能力或以某一种能力为中心的能力,而是

4、“独立自主、和平共处”的多种智力。2、新的学生观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教师不应关注哪一个学生更聪明,而应关注一个学生在哪些方面更聪明。教师必须相信自己的学生,相信每一名学生都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潜能。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形式。每个学生都具有与众不同的个性,他们在知觉、记忆、语言和思维诸多方面都会表现出个体差异。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智能,提升每一个学生的弱势智能。二、树立促进学生发展的 教学观(一)发展的内涵1、作为日常概念

5、,指“各色各样的变化”、“扩大”等意思。2、在哲学上,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旧知到新知的运动变化过程,它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事物内部矛盾斗争的结果。3、在教育学、心理学中,发展又有其特殊的含义:A.全面性:身心全面变化B.整体性:身体、心理每一方面在整体结构上出现变化。C.积极性:由低级向高级前进的积极变化。(三)促进学生发展的 教学策略1、理论依据(多元智能理论)智力这种中枢神经系统的潜能可能会被激活,也可能不会被激活,而这种潜能能否被激活有赖于特定文化下的环境和教育。也就是说智力的发展方向受到了

6、环境和教育的极大影响,由环境和教育激活并由环境和教育培养。以阅读教学为例,探究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一)阅读教学的内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二)实施对话教学,应处理好那些关系(1)对话主体之间的关系(2)文本的价值取向与学生独特体验的关系(三)实施对话教学的策略1、要给学生充足的自主读书的时间我小时候练摔跤,教我的伯伯说:“站得像高粱一样,要有它那抓地的根,要练到根从脚脖子上生出来。”《高粱情》2、要采用恰当的方式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1、画一画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

7、得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打颤!春天来了,石榴树上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到了夏天,郁郁葱葱的绿叶中,便开出一朵朵火红的石榴花。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走进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2、创设情境(语言、音乐喧染)例如:《难忘的一课》3、演一演例如:《坐井观天》4、提供画面5、对比读、示范读6、比较句子7、联系生活或上下文理解词句8、补白,读写结合9、精心设问设计问题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关键、紧要之处,体会作者寓于其中

8、的情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二是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思维发展的空间,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1)围绕关键点设问(重点、结构的联结点、文章的点睛点)(2)围绕疑点设问(文章的疑点、模糊点)(3)围绕矛盾点设问(作者在文中特意安排的矛盾点)(4)围绕空白点设问(文中有意省略了内容,形成了语言文字的空白)(5)围绕延伸点设问(文章结尾处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