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世南传(上海模考题).docx

虞世南传(上海模考题).docx

ID:50891126

大小:33.34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15

虞世南传(上海模考题).docx_第1页
虞世南传(上海模考题).docx_第2页
资源描述:

《虞世南传(上海模考题).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虞世南传虞世南,会稽余姚人也。贞观初,太宗引为上客,因开文馆,馆中号为多士,咸推世南为文学之宗。授以记室,与房玄龄对掌文翰。尝命写《列女传》以装屏风,于时无本,世南暗书之,一无遗失。贞观七年,累迁秘书监。太宗每机务之隙,引之谈论,共观经史。世南虽容貌懦弱,如不胜衣,而志性抗烈,每论及古先帝王为政得失,必存规讽,多所补益。及高祖晏驾,太宗执丧过礼,哀容毁悴,久替万机,文武百寮,计无所出,世南每入进谏,太宗甚嘉纳之,益所亲礼。尝谓侍臣曰:“朕因暇日,每与虞世南商榷古今。朕有一言之善,世南未尝不悦;有一言之失,未尝不怅恨。其恳诚若此,朕用嘉焉。群臣皆若世南,

2、天下何忧不治?”太宗尝称世南有五绝:一曰德行,二曰忠直,三曰博学,四曰词藻,五曰书翰。及卒,太宗举哀于别次,哭之甚恸。丧事官给,仍赐以东园秘器,赠礼部尚书,谥曰文懿。太宗手敕魏王泰曰:“虞世南于我,犹一体也。拾遗补阙,无日暂忘,实当代名臣,人伦准的。吾有小善,必将顺而成之;吾有小失,必犯颜而谏之。今其云亡,石渠、东观之中,无复人矣,痛惜岂可言耶!”未几,太宗为诗一篇,追思往古理乱之道,既而叹曰:“钟子期死,伯牙不复鼓琴。朕之此篇,将何所示?”因令起居褚遂良诣其灵帐读讫焚之,其悲悼也若此。又令与房玄龄、长孙无忌、杜如晦、李靖等二十四人,图形于凌烟阁。17

3、、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1)引之谈论()(2)久替万机()(3)太宗甚嘉纳之()(4)图形于凌烟阁()18、下列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尝命写《列女传》以装屏风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B,朕因暇日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C,太宗为诗一篇因为长句D,其悲悼也若此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1)授以记室,与房玄龄对掌文翰。(2)朕之此篇,将何所示?20、太宗写诗又焚诗的原因是。2分21、后半部分,花大量笔墨写虞世南死后太宗的种种表现,简析作者的写作意图。3分答案:17、召;废弃;赞扬;画……像18、C(C

4、句用法全是动词,均为“写”的意思;A前句“用来”意,后句介词“因为”意;B前句介词“在”意,后句介词“通过”意;D前句用在句中表示停顿,后句,用在句末表示判断)19、太宗任他担任记室,与房玄龄一起,共同掌管公文信札。我的这篇诗,将给谁看啊?(宾语前置倒装)20、太宗写诗,是追思往古治乱的道理,是要和虞世南共同探讨的。虞世南已死,失去了共同探讨的人。21、通过侧面描写来表现虞世南的德行和忠直,突出太宗与虞世南君臣一体的关系,既表现了作者对虞世南才学与品格的敬仰,同时也有对太宗虚心纳谏的明君胸怀的赞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