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的任务型语言教学初探.doc

英语教学中的任务型语言教学初探.doc

ID:50974068

大小:27.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16

英语教学中的任务型语言教学初探.doc_第1页
英语教学中的任务型语言教学初探.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英语教学中的任务型语言教学初探.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英语教学中的任务型语言教学初探一、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概念  《新课标》提倡任务型语言教学(Task-basedLanguageTeaching),就是直接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task),将课堂教学的目标真实化,任务化,从而培养其运用英语的能力。在“任务型”课堂上,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学习心理状态,任务的参与者之间的交流是一种互动的(lnteractional)过程。为了完成任务,学生尽力调动各种语言和非语言的资源进行“任务分析”,以达到解决某种交流问题的目的。它立足于学生本身,把

2、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从学生“学”的角度设计出各种教学活动。  二、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活动设计  1、任务的设计要有趣味性、真实性。因为学生兴趣与学习效果及教学效果密切相关。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设计的活动根本唤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达不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目的。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尽量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使任务直观具体。例如:学习StarterUnit2时,可以将学生的一些日常用品(钢笔、尺子、橡皮、文具盒等)收集上来,放在一个箱子里,请一个学生上前来,蒙上眼睛,从箱子里取出一样物品,全班学生一同发问,“Wh

3、at’sthisinEnglish?”,这各学生猜,使用句型为“Thisisa/an….”猜到之后,可以回座位,每位学生有再次机会猜,否则就视为失败。  2、任务的设计要有层次性。任务越容易,参加任务的人就越多,获得的成功体验也就越多,学习兴趣就会越浓厚。因此,在设计任务时应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刚开始设计的任务应稍微简单些,让大部分学生都容易参与进来。随着任务的渐渐深入,学生对任务信息的了解不断增加,稍难的任务也会显得容易起来。如Book1Unit8Whenisyourbirthday?可以设计以下任务的:(1)让学生观察序数词

4、1——31的规律,发现并找到其中的规律(一般以——th结尾,1、21、31都以-st结尾,2、22以-nd结尾,3、23以-rd结尾。)(2)互相询问对方的生日,作好小组记录。用到的句型结构:Whenisyourbirthday?It’s…(3)汇总成班级生日册,并做简单统计。如:同一个月生日的人数,同一日期生日的人数。用到的句型结构:My/His/Herbirthdayis….Fivestudentswerebornin/on…   3、任务的设计还应延伸到课堂之外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积极开展各种任务型的课外活动有助于

5、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展现才能。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学生实际可组织英文歌曲、英文书法、英文手抄报、英文课本剧、英语晚会等多种活动。  三、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具体操作过程  1、合理分组,优化组合。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存在着智力、能力、喜好等方面的差异。为了使他们能最大限度地互补学习、互相帮助,发展智力,我在编组时采取异质分组法注意合理搭配,优化组合,使组内优劣互补,组外水平相当。我采取的是大组套小组的分组法,将全班分成四大组,每大组共3小组,每小组4—6人。小组内的搭配要兼顾男女比例,智力、能力的优劣和兴趣爱好的差异。  2、以学生

6、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教学教程中,要把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放在指导学生的能力提高上,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鼓励积极参与,尽量减少对学生的限制,要把学生当成平等的活生生的人,尊重他们、信任他们,真正摆正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导就恰到好处地在课堂教学中起“穿针引线”的作用。  3、融入竞争机制,优化合作学习。有竞争才有提高,针对小学生好用的心理特点,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引入竞争机制,对合作学习的效果能起到纠正、提高、深化的作用,使合作学习更具实效、高效。比如:学习每一篇课文的第一课时,一般都要求学生把课文读流利

7、。怎样将枯燥的课变得生动起来呢?我的方法是:小组内比赛读小组与大组比赛读-大组与大组比赛读-男女同学比赛读。小组内比赛时,相互间指出不足,小组与小组,大组与大组比赛时相互间指出不足。并根据错误的多少和读的水平打出分数,小组的得分累计起来就是大组的得分,最后评出优胜的大组,再示范读,这样那些难读的词语、句子和语气等就迎刃而解了。无须老师在班上反复强调了。通过比赛,学生住址倾听,互指不足,使小组合作学习的结果更扎实了,学生也特别感兴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