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方针环境目.ppt

环境方针环境目.ppt

ID:51034505

大小:452.50 KB

页数:37页

时间:2020-03-17

环境方针环境目.ppt_第1页
环境方针环境目.ppt_第2页
环境方针环境目.ppt_第3页
环境方针环境目.ppt_第4页
环境方针环境目.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环境方针环境目.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事件名称发生时间发生在点污染类型污染源/物扩散途径/致害原因受体(人)反应/后果马斯河谷烟雾事件1930.12比利时马斯河谷大气污染谷地中工厂密布,烟尘、SO2排放量大河谷地形,逆温天气且有雾,不利于污染物稀释扩散;SO2、SO3和金属氧化物颗粒进入肪肺部深处咳嗽、呼吸短促、流泪、喉痛、恶心、呕吐、胸闷窒息;几千人中毒,60人死亡。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1943.5-10美国洛杉矶市大气污染光化学污染(二次污染)该市400万辆汽车每天耗油2400万升,排放烃类1000多吨三面环山,静风,不利于空气流通;阳光充足,石油工业废气和汽车废气在紫外线作用下生

2、成光化学烟雾刺激眼、喉、鼻,引起眼病和咽喉炎;大多数居民患病,65岁以上老人死亡400人多诺拉烟雾事件1948.10美国多诺拉镇大气污染河谷内工厂密集,排放大量烟尘和SO2河谷形盆地,又遇逆温和多雾天气,不利于污染物稀释扩散;SO2、SO3和烟尘生成硫酸盐气溶胶,吸入肺部咳嗽、喉痛、胸闷、呕吐、腹泻;4天内43%的居民(6000人)患病,20人死亡伦敦烟雾事件1952.12英国伦敦市大气污染居民取暖燃煤中含硫量高,排放大量SO2和烟尘逆温天气,不利于污染物稀释扩散;SO2等在金属颗粒物催化下生成SO3、硫酸和磷酸盐,附着在烟尘上吸肺部胸闷、水磨石、

3、喉痛、呕吐;5天内死亡4000人,历年共发生12起,死亡近万人水俣(病)事件1953–1961日本熊本县水俣镇海洋污染汞污染(二次污染)氮肥厂含汞催化剂随废水排入海湾无机汞在海水中转化成甲基汞,被鱼、贝类摄入,并在鱼体内富集,当地居民食用含甲汞的鱼而中毒口齿不清、步态不稳、面部痴呆、耳聋眼瞎、全身麻木,最后精神失常;截至1972年有180多人患病,50人死亡,22人婴儿生来神经受损四日事件(哮喘病)1955年以来日本四市,并蔓延到几十个城市大气污染工厂大量排放SO2和煤尘,其中含钴、锰、钛等重金属颗粒重金属粉尘和SO2随煤尘进肺部支气管炎、支气管哮

4、喘、肺气肿;患者500多人,其中36人因哮喘病死亡米糠油事件1968日本爱知县等23个府县食品污染多氯联苯污染米糠油生产中用多氯联苯作热载体,因管理不善,多氯联苯进入米糠油中食用含多氯联苯的米糠油眼皮浮肿、多汗、全身有红丘疹,重症患者恶心呕吐、肝功能下降、肌肉疼痛、咳嗽不止,甚富山事件(骨痛病)1931-1975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并蔓延至其它河的流域水体污染土壤污染镉污染炼锌厂未处理的含镉废水排入河中用河水灌溉稻米,使米中也含镉,变成镉米,当地居民长期饮用被镉污染的河水和食用镉米中毒开始时关节痛,继而神经痛和全身骨痛,最后骨骼软化萎缩、自然骨折

5、、饮食不进、衰弱疼痛至死;截至1968年5月确诊患者258例,其中死亡128例,至1977年12月又死亡79例八大公害事件序号名称现象起因影响1全球变暖气候学的记录显示,近百年来全球平均地面气温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本世纪八十年代全球平均气温比上个世纪下半叶升高0.6℃,有关研究表明,到2050年,全球变暖的幅度可能在4.5-10℃之间大气层对地壳红外辐射具有强烈的吸收作用,造成地表从太阳(短波)辐射获得的热量相对多,而散失到大气层外的热量相对少,使得地表温度得以维持,此即温室效应。由于人类活动消耗大量化石燃料(石油、煤、天然气),排放大量CO2,而森

6、林毁坏又使植物吸收CO2的量减少,导致CO2等温室气体浓度大幅度上升,加剧了大气的温室效应,从而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引起温度带北移,全球降水也将随之变化,使局部地区水资源更加短缺;综合考虑海水热胀等因素,全球升温1.5-4.5℃将导致平面上升20-165cm,使沿海低地面临被淹没的危胁,并导致海水倒灌、排洪不畅、土地盐渍化等后果2臭氧层破坏1984年南极上空首次发现臭氧层破坏的现象,即“臭氧洞”。近年来,南极上空的臭氧洞有恶化的趋势,不仅如此,北极上空也出现了臭氧减少的现象人类过多使用氯氟烃类化学物质(CFCS)以及排放其它臭氧层损耗物质,破坏

7、了臭氧层中氧原子(0)、氧分子(02)和臭氧(03)之间的动态平衡,使该平衡向臭氧分解的方向转移,导致臭氧减少、臭氧层破坏臭氧层中臭氧减少,照射到地面的太阳光紫外线增强,其中波长为240-329纳米的紫外线对生物细胞有很强的杀伤作用,对生物圈中的各种生物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就人类而言,受到过多的紫外线照射会增加皮肤癌和白内障的发病率3酸雨酸雨指pH值低于5.6的大气降水,包括雨、雪、雾、露、霜。80年代以来酸雨发生的频率上升、危害加大,并扩展到世界范围。欧洲、北美和东亚是世界上酸雨危害严重的区域降水的酸度来自大气降水对大气中CO2和其它酸性物质的吸

8、收,而形成降水不正常酸性的物质主要是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等。人类燃烧化石燃料排放产生的SO2和NOX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