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素材仿拟和反讽.doc

教学素材仿拟和反讽.doc

ID:51107506

大小:2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18

教学素材仿拟和反讽.doc_第1页
教学素材仿拟和反讽.doc_第2页
教学素材仿拟和反讽.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教学素材仿拟和反讽.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仿拟和反讽王一川一些先锋小说在汉语语音如节奏方面做出了有限的开拓,他们在某些情形下也考虑到汉语的节奏和韵律形象。如在格非的《褐色鸟群》种,我们能间或感受到这一点,如:一天深夜,歌谣湖一带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雨下到第二天早晨还没有停。我拥着薄薄的棉被坐在床上吸烟。现在梅雨季节来临了。我看见绿色的田野上空,雨幕像密密的珠帘样悬挂着。大风将白楼的木栅栏院门刮得砰砰直响。我谛听着大雨中的各种声响,又渐渐入眠了。到了晌午的时候,我恍惚听到楼下有人在砸门。我想那大概是白楼花园里的园丁。可是下着这么大的雨,园丁来干吗?砸门声越来越响。我懒洋洋地披上衣服下楼开门。

2、我轻轻地拨开门闩,大风扑面直灌进屋里,我一连打了好几个冷战。这里描写“我”的雨夜感觉,将几个叠字词如“薄薄”、“密密”、“砰砰”、“渐渐”、“洋洋”、“轻轻”嵌入句子中,增强了回环、呼应与和谐效果,显然体现了汉语特有的节奏和韵律感。当然,格非在更多的场合并未达到这样的效果。余华的中篇小说《古典爱情》可以说是对中国古典爱情故事的一个精心的仿拟之作:一个名叫柳生的落魄书生在赶考途中误入一深宅大院,与富家小姐惠相识并相恋,谁料想落榜归来却见断井颓垣,芳踪难觅……在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到如下古典小说情节的一种综合性仿拟:《西厢记》里张生与崔莺莺、《牡丹亭》

3、里柳梦梅与杜丽娘、《水浒传》里的人肉馒头、《聊斋志异》里的书生和狐仙等。小说把这些情节综合地仿拟到一起,对古典爱情叙述模式构成了一种戏剧性反讽效果。作者为了达到仿拟和反讽效果,不惜追求在他其余作品里难得一见的古代白话小说式语音(节奏和韵律)和文法(词法、句法和篇法)效果:柳生行走了半日,不觉来到了岔路口。此刻他又饥又渴,好在近旁有一河流。河流两岸芳草青青,长柳低垂。柳生行至河旁,见河水为日光所照,也是黄黄一片,只是垂柳覆盖处,才有一条条碧绿的颜色。他蹲下身去,两手插入水中,顿觉无比畅快。于是捧起点滴之水,细心洗去脸上的尘埃。此后才痛饮几口河水,饮毕

4、席地而坐。芳草摇摇曳曳插入他的裤管,痒滋滋地有许多亲切。一条白色的鱼儿在水中独自游来游去,那躯体扭动得十分妩媚。看着鱼儿扭动,不知是因为鱼儿孤单,还是因为鱼儿妩媚,柳生有些凄然。这里运用古代白话小说中的一些“套话”如“不觉……”、“行至……见……”、“顿觉……”等,表现一种“古典”意味;同时,句式长短相间,并精心选用叠字词“青青”、“黄黄”、“摇摇曳曳”、“滋滋”以加强节奏和韵律感,使整段音节起伏跌宕,错落有致,描绘出一幅情境交融画面。再有:不知不觉间,柳生来到绣楼前。足下的路蓦然断去,柳生抬头仰视。绣楼窗棂四开,风从那边吹来,穿楼而过。柳生嗅得阵

5、阵袭人的香气。此刻暮色徐徐而来,一阵吟哦之声从绣楼的窗口缓缓飘落。那声音犹如瑶琴之音,点点滴滴如珠落盘,细细长长如水流潺潺。随香风拂拂而下,随暮色徐徐散开。柳生也不去分辨吟哦之词,只是一味在声音里如醉一般,飘飘欲仙。 这里除了熟练地运用叠字词“阵阵”、“徐徐”、“缓缓”、“滴滴”、“细细长长”、“潺潺”、“拂拂”和“飘飘”之外,更是注意整段句式的对仗:“绣楼窗棂四开”对“风从那边吹来”,六字句,押“ai”韵;“暮色徐徐而来”对“窗口缓缓飘落”;“点点滴滴如珠落盘”对“细细长长如水流潺潺”,押“an”韵;“随香风拂拂而下”对“随暮色徐徐散开”。这些设

6、置鲜明地突出了汉语的语音和文法形象,有效地渲染出一个古典式浪漫与感伤故事氛围。这足见先锋小说家在汉语形象创造上是具有巨大的潜能的。然而,他们或许并不真正这样认为。当余华的上述描写更多地只是达到对于古典爱情故事模式的游戏式仿拟和反讽时,他对汉语形象之美的感受显然就远较汪曾祺等逊色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