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支架预压技术交底.doc

固定支架预压技术交底.doc

ID:51260104

大小:327.12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20

固定支架预压技术交底.doc_第1页
固定支架预压技术交底.doc_第2页
固定支架预压技术交底.doc_第3页
固定支架预压技术交底.doc_第4页
固定支架预压技术交底.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固定支架预压技术交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固定支架预压技术交底编号:表B2工程名称东风大道快速化改造二期工程交底时间年月日一、预压目的:1、检验支架结构强度、刚度、稳定性是否满足要求;2、检查地基承载力、地基沉降是否满足要求;3、测量支架结构及地基的弹性、非弹性变形量;4、收集支架底模各部位变形数据,以便根据需要设置预拱度;二、预压施工准备工作:1、预压方案的确定具体预压位置为第一联第一孔,跨径为35m,混凝土箱梁重2663t,荷载考虑箱梁自重和施工荷载(施工荷载取6.0KN/㎡)。考虑施工安全及设计要求,预压重量为荷载的110%,并按预压重量的60%(2215t)、80%(2953.3t)、100%(36

2、91.6t)分3级进行加载。支架预压主要采用堆集砂袋法预压,局部用预制块调节。结合梁体形式、梁宽及桥位周边实际情况,布置好砂袋和预制块的分布位置,砂袋可采用普通编织袋,采用吊车吊装就位。一个砂袋重1.5t,经计算堆三层能满足堆载需求,端横梁处用预制块堆载。堆载步骤与混凝土浇注顺序一致,先中间后两边,对称布荷、逐跨推进的原则。加载时注意加载重量的大小和加荷速率,特别是在加载后期,更要严格控制加载速率,防止因整体或局部加载量过大、过快而发生安全事故。2、施工机械以准备根据工期要求,以及施工场地情况,安排25T汽车吊2辆,使用前做好调试工作,确保机械性能良好。3、支架验收

3、预压试验之前检查支架的安装质量、布设形式进行全面检查和验收,确保支架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可靠。 对于钢管柱支架系统,具体检查项目及内容为:钢管柱安装质量要求:(1)、钢管立柱桩位中心偏差≤5mm;(2)、桩身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0mm;(3)、所有钢管立柱中心线沿顺桥向应在平行,成桩后立柱垂直度应满足不大于10mm,立柱顶标高与设计顶标高偏差小于3mm。 三、支架预压施工工艺流程:四、加载沉降观测:测点布置:在每一跨箱梁的梁端、1/4跨、2/4跨、3/4跨、墩顶处支架顶部与底部设置沉降观测点,每个断面设置5个监测点,每跨箱梁30个监测点。支架预压可消除支架的非弹性变形,

4、观测其弹性变形,为箱梁现浇施工的预拱度设置提供数据。预压时,荷载按梁段各分区自重加施工荷载的60%、80%、110%逐级加载,测量人员应做好每级加载观测记录,并分析荷载与沉降的关系,最后绘制出荷载与变形的关系曲线。加载后应检查各分配梁的变形,各连节点有无松动、开裂,各构件是否密贴,钢管柱基础有无损坏、变形沉降等现象。预压荷载施工前,应由测量人员利用全站仪对施工支架顶部和底部监测点的标高进行检测,并做好检测记录。沉降观测点具体布置要求如下:①沿箱梁结构纵向每隔1/4跨径布置一个监测断面;②每个断面上的监测点不少于5个,且应该对称布置。沉降观测点的数量、具体布置位如图:

5、每级加载完成后,应先停止下一级加载同时对各监测点的标高进行测量并计算沉降量,在满足安全的情况下,然后每间隔12小时由测量人员对支架沉降量进行一次监测,即当支架顶部监测点12小时的沉降量平均值小于1mm时,可进行下一级加载。当预压重量超过70%时,测量组人员应用仪器注意观察支架的变形、下沉,施工时支架变形预警值18mm为参考,具体以实际观测为依据,发现变形、下沉速度明显加快时,应立即通知停止施工,撤除作业人员,进行方案整改及支撑加固。当全部预压荷载施加完毕后,应及时的对各监测点标高进行检测并记录好数据,然后每间隔24小时以后再观测一次,作好支架持荷时的各观测点的标高记

6、录,计算沉降量,若24小时观测结果不满足要求,即再通过连续三天观测沉降量。且期间要派专人24小时跟班巡视,严禁一切人员和机械进入预压施工作业区域活动。卸载后,须及时观测支架模板体系的回弹量,并绘出支架模板与荷载变化的关系曲线,经监理工程师审核后以指导施工,再按照箱梁底板的设计标高、支架的变形量及预拱度调整底模的高度。卸载是采用一次性卸载方式,卸载6小时后,应对各监测点的标高进行测量,并计算支架基础各监测点的弹性变形量。卸载过程中,要统一指挥,应从梁跨两边向中间分级、对称卸落,逐跨推进。根据试压观测成果统一数据,做好数据的分析,计算出支架的非弹性变形量、弹性变形量,当

7、变形量满足规范要求后,即判定支架预压达到合格要求。然后将预压观测数据报设计、监理、业主审批,经各方同意后,再根据弹性变形值及非弹性变形值设置预拱度,进行下一步工序的施工工作。支架沉降观测表如下表所示:五、预压中交通导行安全保证1.为保证行车安全,移动支架加载及沉降观测期间,支架下预留车道禁止通车。1#墩—4#墩之间原既有东风大道道路进行临时封闭,车辆改为从两侧施工便道通行。施工便道宽6m,如果施工道路不能满足行车需求,可以在车城南路路口设置交通导行牌,将部分行车引到与东风大道平行的珠山湖大道和后官湖大道上,以减小预压期间的东风大道的行车压力;预压期间交通导行示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