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地域性论文:论建筑的地域性

关于建筑地域性论文:论建筑的地域性

ID:514714

大小:2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08-21

上传者:U-1075
关于建筑地域性论文:论建筑的地域性_第1页
关于建筑地域性论文:论建筑的地域性_第2页
关于建筑地域性论文:论建筑的地域性_第3页
资源描述:

《关于建筑地域性论文:论建筑的地域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关于建筑地域性论文:论建筑的地域性-基础理论摘要:建筑的时代性与地域性问题在设计中广泛受到关注,作者通过具体建筑类型的分析,提出不应苛求高层建筑的地域性,现代生活、现代科技的国际化是现代建筑的地域性总体淡出,但力争在某些建筑上有所作为,多元共处、不同而和、显示特色、树立标志等独到见解。关键词:地域性;时代性;标志性; 多元和谐共处建筑的时代性与地域性问题历来为业内人士所关注。建筑应具时代性的认识较为一致。而对当今建筑地域性的企求及其发展趋向的认识则差别甚大。同时业外人士包括某些政府官员与部分市民当感到城市建筑水平不高,千篇一律而有所不满时常归咎于建筑缺乏地域性。一、当代建筑企求地域性首先在城市高层建筑面前碰了壁当今世界不少大城市,尤其是发展迅猛、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往往是高楼林立。在我国北京、上海等城市高层建筑及其群体形象犹如雨后春笋已成为城市面貌最为显眼的标志,建筑时代性最集中的代表。而且国内外高层建筑尚有不断比高之势。这中间虽有人为的炫耀因素,同时高层建筑从取向、布局、设计等方面的问题确也不少,需要认真对待使其健康发展。然而当今世界高层建筑发展至如今派势决非偶然。人类现代生活的互动整合,方便、快捷、效率的考虑,集中效应与效益的追求,城市土地的有效利用,环境的优化配置等,以及经济实力、高科技手段的有力支撑,使这种必然变为现实。诚然,高层建筑在显示时代性方面确实展现得淋漓尽致,人们进而企求其在地域性上也有所展示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然而这一愿望在大量的事实面前一再碰壁。不少专业人士一再著文并展示国内外不少城市高层建筑群体雷同的图片,作为现代城市建筑缺乏地域性的例证。的确当今诸多城市建筑面貌的趋同性在高层建筑上表现得尤为突出。这些雷同通过努力虽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解,然而应该清醒地看到这种大致雷同是现代高层建筑的本质在起作用。使用功能、内部布局的国际趋同,结构、设备等的要求与制约,建筑师在外型总体轮廓上选择的余地并不大,尤其是超高层建筑随着高度的增加选择的余地愈来愈小。结构的控制性、科学性使超高层建筑总体轮廓趋于塔形。当然有才华的建筑师在接受科学约束的同时并不甘心毫无作为,力求变化而显示个性。在基本保持塔形的基础上如芝加哥希尔斯大厦,束筒随高度递减;香港中国银行大厦巨形结构呈折面变换并收缩上冲,结构的合理性与造型的新颖性得到良好的统一,有特色、显个性、时代感很强,但都丝毫看不到地域性的影 子。上海金茂大厦外型与细部的精心处理,加之其轮廓与塔文化的牵连,颇受人们赞赏。郑州裕达国贸大厦下部几层连为一体,中上部写字楼与客房楼两塔楼适度分离,顶部近似手掌,隐喻“双手合十”。上述两座评价不错的超高层建筑,有特色、有品位,又隐示一定的文化内涵,但仍达不到明显地域性的企求。因为前者建于上海,而上海并非中国古塔最有代表性的地区。至于后者如在泰国建造类似建筑似更可诠释。此外常见不少高层建筑借风帆象形,以喻扬帆前进,但建筑再高就与风帆形象不搭界了,诸如此类,即使形象有一定寓意,但在解决高层建筑地域性问题上均未见成效。至于那些高高在上的传统亭子,某些传统符号的标贴,而企求高层建筑显示地域性的努力,不仅软弱无力,不能左右局势,而且往往显得画蛇添足,缺乏内在逻辑,效果适得其反。地域性在高层建筑的外貌上虽难有作为,然而在高层建筑中广为风行的波特曼空间并非西方所固有,倒有我国传统建筑组群关连、空间围合、庭园互借等手法的影子。广州白天鹅宾馆外型简洁而现代,然入口处理、大堂营造以及装修设施等方面倒显示一定的南国地域气息。这正是:无可奈何花(地域外貌之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内部某种地域意境)归来。事实上,高层建筑百年的发展史也就是建筑师不断为其外貌地域化的探索史。从现代高层建筑在美国芝加哥诞生之初,直到上世纪30年代,建筑师乘古典建筑造型之余威,带有欧洲传统地域气息的高层建筑也曾风光一时。1931年建成的102层纽约帝国大厦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但终因是旧时代精神的象征,而非新时代生产力的代表,在上世纪20-30年代兴起的新建筑运动的狂飚冲击下,已成为历史的辉煌。直到上世纪60年代风靡世界约40年,时代感十足,俗称“方匣子”的现代建筑,如1950年建成的纽约联合国大厦,1958年建成的密斯代表作—西格拉姆大厦同样也经历了从欢呼到乏味的兴衰过程。正由于此,建筑师们并不甘心又想乘机在高层建筑的地域性上再振作一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