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路面沉降处理方案注浆加固.docx

主路面沉降处理方案注浆加固.docx

ID:51859656

大小:22.31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17

主路面沉降处理方案注浆加固.docx_第1页
主路面沉降处理方案注浆加固.docx_第2页
主路面沉降处理方案注浆加固.docx_第3页
主路面沉降处理方案注浆加固.docx_第4页
主路面沉降处理方案注浆加固.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主路面沉降处理方案注浆加固.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主路路面沉降处理方案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编制单位:编制日期:2016年3月9日一、工程概况1、项目位置:位置位于道路等级:城市快速路,道路宽度:15.0m(行车道)+3.0m(分隔带)+15.0m(行车道)+8.0m(绿化带)+21.0m(辅道)。道路西侧为南泄洪渠,常年有水。2、造成路面沉降的主要原因由于顶管施工过程中,钻机刺破河床导致南泄洪渠内渠水灌入下穿顶管管道内,渠水顺管道流入顶管工程西侧的接收井中,渠水由接收井灌入正在施工的顶管内;由于排水不利等其他原因导致渠水在一周时间未排除,路基长时间浸水最终导致西三环路基路面发生沉降,最大沉降量约25cm。二、处理施

2、工方案1、注浆加固处理对发生沉降段路基进行压密注浆加固处理,布孔时应注意避开地下管线,注浆孔应该按照梅花形布置,间距采用2.0m,孔深约13m,对水泥管顶以上3m范围内地基土进行处治,处理有效深度10m;处理范围:沿顶管中心线前后8m,处理长度16m;处理宽度为路面宽度。处理面积共计480平方米,钻孔数量120根,成孔长度1560m;注浆量根据施工经验0.15m³/根,注浆总量约为18立方米。压密注浆施工工艺及施工注意事项施工工艺:施工准备——成孔——注浆花管的制作——填碎石——封孔——注浆——养护 (1)施工准备:施工现场应该预先平整,并沿钻孔位置开挖沟槽和集水坑。了解地

3、下管线的布置情况,在地面放出各种管线的位置图,并且标示清楚避免成孔过程损坏地下管线,衍生事故。主要注浆设备:潜孔锤1台,螺杆式空气压缩机1台,发电机1台,注浆泵1套. (2)成孔:用潜孔锤按设计孔位就位,成孔孔径Φ100mm,孔深10m,施工时由现场技术人员及机长根据钻速和载荷确定终孔深度。浆液有效扩散半径平均0.6m。注浆孔应该按照梅花形布置。  (3)注浆花管的制作:4  用32mm钢管制作注浆管,注浆管打花眼,花眼直径6~8mm,按50cm间距双向开孔。每段的注浆管的长度为4m,管的连接方式采用套丝并用直接头连接,将制作好的注浆管分段下入孔中。  (4)填碎石:  填

4、筑拌有水泥干粉的碎石混合料(配比:300~500kg/m³),取小于3cm的级配碎石。(5)封孔:  顶部70cm用微膨胀混凝土浇注封口。  (6)注浆:  选用纯水泥浆灌注。水泥选用P3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为一般人畜饮用水,不得使用PH值小于4的酸性水或工业废水,水灰比1.0:0.6(水:水泥)。用搅拌机充分拌浆均匀后才能开始注浆,并在注浆过程中缓慢搅拌,搅拌时间不应小于浆液初凝时间,浆液在泵送前应经过筛网过滤。  注浆顺序应按照间隔跳跃式进行注浆,并宜采用先外围后内部的注浆施工方法。采用定压方法控制,即最终压力一般为500-800kPa。  (7)养护:注浆完毕后采

5、用自然养护,水泥浆的凝固时间为28天,28天后可以采取下一步的工序。2、注意事项:  (1)孔位位偏差控制在20mm内,并保证钻机的垂直度偏差不超过1%。  (2)最终注浆压力不得大于0.6MP,发现跑冒浆液及时封堵,或停止注加,采用间隔跳跃式注浆方式。  (3)注浆加固时,应对邻近建筑、地下管线、和地面的沉降、倾斜、位移和裂缝进行检测,并采取多孔间隔注浆和缩短浆液凝固时间等措施,减少既有建筑因注浆而产生的附加沉降。  (4)浆液的初凝时间宜为1-2小时。  (5)基础范围内注浆钻孔之前应该探明基础钢筋位置,不得打断基础钢筋。  (6)对地上结构应采取卸荷措施,或进行有效支

6、护,以免继续产生沉降。(7)做好现场的跟踪监测,施工现场周围的地下管线、建筑物等的沉降变化应符合规范要求。三、路面拆除及恢复方案4由于注浆施工会破坏路面整体性,使路面布满孔洞无法满足车辆通行要求,因此要拆除原有路面并恢复。由于三环主路交通量及车辆轴重均较大,因此拟采用单侧车道半幅施工法。1、用围挡封闭单侧车道的半幅路面,用挖掘机破碎锤破除沥青面层,并挖除外运,然后视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层)情况是否继续拆除,若基层无明显折断或破坏,则采用混凝土补强填充凹坑,再其上重新摊铺沥青混凝土面层。若基层破坏明显无法满足继续使用条件,则需要继续拆除基层,重新铺设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养护7天后

7、,再摊铺沥青混凝土面层。2、基层纵向接缝处理由于路面恢复采用半幅施工法,因此为保证路面通车后纵向接缝无错台产生,需在纵向接缝处采用直径22mm的螺纹钢筋作为应力传递杆,赶长50cm,间距15cm布置。3、面层的纵横向接缝沥青混凝土的纵横向与旧路的接缝采用土工布补强连接。四、交通导行措施由于三环交通量大,车速快,因此必须设置三道交通警示牌及若干隔离及警示灯。在上口位置,距离施工地点2公里、1.5公里、500米及施工位置设立警示牌及限速牌,在300米路面位置设置震荡标线,在距离施工地点前后100米范围布置车道变窄用的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