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难点指导.doc

重点难点指导.doc

ID:52028297

大小:116.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3-21

重点难点指导.doc_第1页
重点难点指导.doc_第2页
重点难点指导.doc_第3页
重点难点指导.doc_第4页
重点难点指导.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重点难点指导.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重点难点指导第二章数制与编码1.掌握按位计数制的概念,以及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以及十六进制的定义;按位计数制应满足如下公式:,其中为基数,为第位的数值,为数值大小。2.掌握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以及十六进制之间的相互转换的方法;可以利用公式,将其他进制的数转换成十进制数。其中为待转换进制的基数;为第位的权重;的取值为[];为第位的值。将十进制数转换成其他进制的数,要分成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两个方面进行讨论。整数部分的转换方法是:若将十进制数转换成N进制,则需要将该十进制数的整数部分除以N,取其余数,作为转换后N进制数整数部分的最低位;然后将上次除法的商再除以N,再取其余数作为N进制整数

2、部分的次低位;依此类推,一直到除法的商为0为止,整数部分讨论完毕;小数部分的转换方法是:将该十进制的小数部分乘以N,取其积的整数部分,作为转换后N进制数小数部分的最高位;然后将乘法后的积的小数部分再乘以N,再取其整数部分作为N进制小数部分的次高位;依此类推,一直到乘法的积的小数部分为0,或者达到要讨论的精度为止,小数部分讨论完毕;将二进制数转换成八进制和十六进制的方法如下:整数部分的讨论,以二进制数的小数点为分界点,依次向左每三位(四位)二进制数等效为一位八进制(十六进制)数,位数不足在高位加0;小数部分的讨论,以二进制数的小数点为分界点,依次向右每三位(四位)二进制数等效于一位八进制

3、(十六进制)数,位数不足在低位加0;将一个八进制数转换成一个十六进制数,需要经过两个步骤,第一,先将八进制数转化成二进制数;第二,再将转换后的二进制数转化成十六进制数。3.掌握有符号的二进制数的构建方法:符号-数值码(原码)、二进制补码、二进制反码,以及原、补、反三种编码形势的相互转换。对于正数而言,原、补、反三种编码形式相同,都是符号位(MSB)“0”加上数值位。其中数值位大小等于该数的绝对值大小。对于负数而言,原、补、反三种编码构建方法不同。对于原码是符号位“1”加上数值位,数值位的大小等于该数的绝对值大小;反码为符号位“1”加上数值位,数值位为原码数值位的逐位取反;补码为符号位“

4、1”加上数值为,数值位为反码数值位的末位+1。4.掌握带符号的二进制数的加减方法;带符号的二进制运算,为二进制补码运算,即满足如下的关系:[被加数]补码+[加数]补码=[和]补码,被加数、加数以及和都为补码。溢出判定有两个原则:第一,如果两个符号相异的两个数相加,则不会溢出;第二,如果两个同符号的数相加,其最高有效位的进位输出和进位输入不等,则溢出;5.掌握BCD码、格雷码的构建方式以及与二进制数之间的相互转换;8421BCD码、2421BCD码、余3码都是BCD码,即十进制编码。每个编码表示一位(0~9)的十进制。故如果要转换成上面的形式,必须先将数字转换成十进制。其中8421和24

5、21为该种编码形式的各位上的权重,其具体编码形式参见教材。余3码是在8421BCD码的基础之上加上0011而得。格雷码的变化规则为如下:,其中为第位的二进制数。第三章逻辑门电路一.知识要点1.正逻辑(PositiveLogic)、负逻辑(PositiveLogic)的概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以高电平表示1,低电平表示0,实现的逻辑关系称为正逻辑(PositiveLogic),相反,以高电平表示0,低电平表示1,实现的逻辑关系称为负逻辑(PositiveLogic),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为对偶关系。2.PMOS和NMOS场效应管的开关特性,CMOS电路概念。MOSFET管实际上由4部分组成

6、:Gate,Source,Drain和Backgate,Source和Drain之间由Backgate连接,当Gate对Backgate的电压超过某个值时,Source和Drain之间的电介质就会形成一个通道,使得两者之间产生电流,从而导通管子,这个电压值称为阈值电压。对PMOS管而言,阈值电压是负值,而对NMOS管阈值电压是正值。PMOS管与NMOS管处于导通状态时其要求的栅极输入电压互为相反,分别为低电平和高电平。3.CMOS门电路:非门、与非门、或非门、与或非门的电路构成规律、逻辑符号表示、逻辑表达式。(1)每个CMOS门电路都由NMOS电路和PMOS电路两部分组成,并且每个输入

7、都同时加到一个NMOS管和一个PMOS管的栅极(Gate)上。(2)对正逻辑约定而言,NMOS管的串联(SeriesConnection)可实现与操作(ImplementANDOperation),并联(ParallelConnection)可实现或操作(ImplementOROperation)。(3)PMOS电路与NMOS电路呈对偶关系,即NMOS管串联时,其相应的PMOS管一定是并联;而NMOS管并联时,其相应的PMOS管一定需要串联(S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