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生发展的重点难点指导

毕生发展的重点难点指导

ID:28991024

大小:62.0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15

毕生发展的重点难点指导_第1页
毕生发展的重点难点指导_第2页
毕生发展的重点难点指导_第3页
资源描述:

《毕生发展的重点难点指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四章毕生发展一、需要重点掌握的概念1.横断研究(cross‐sectionalstudy):就是在同一时间内或间断较短时间内对某一个年龄或某几个年龄层次的个体或个体群组的发展进行观测与研究,并加以比较的一种研究方法。2.纵向研究(longitudinalstudy):是指对某一特定个体或某一组特定的个体随着其年龄的增长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系统地进行反复观测,从而取得连续性的发展资料。3.聚合交叉/纵横交叉(cohort-sequentialstudy):由于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都存在自身难以克服的缺点,心理学家们提出

2、了将两者结合起来的第三种研究方法,即聚合交叉/纵横交叉。聚合交叉/纵横交叉结合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的做法,同时对不同年龄组的研究对象进行追踪。4.依恋(attachment),婴儿与主要抚养者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是婴儿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5.吸吮反射(suckingreflex),接触儿童的嘴唇,就引起吸吮动作。吸吮反射是最强的反射之一,当新生儿开始吸吮时,其他活动都会被抑制。6.定向反射(orientatingreflex),又称探究反射,即“这是什么”的反射。儿童出生后不久,约在两周左右,就能对强烈的刺激(

3、如强光或大声)产生定向反射(如眼睛转向光源或暂时停止吸吮动作)。7.抓握反射(graspingreflex),又叫达尔文反射,物体接触手掌时就握住不放,甚至可以把物体悬挂起来。大约到第二个月时,这个反射就消失了。8.巴宾斯基反射(Babinskireflex),轻轻地抓或刺激儿童的脚心时,就引起脚趾向上张开的动作。以后(约在8、9个月时)这个反射就逐渐消失了。9.摩罗反射(Mororeflex),又叫惊跳反射,拥抱反射。当新生儿突然失去支持或受到大声刺激时常常表现为惊恐状态,如双臂伸开,又迅速收回胸前,紧握拳头等,

4、这个反射约在出生后四个月消失。10.游泳反射(swimmingreflex),托住新生儿的腹部,他就会做出象游泳样的动作。这种反射可能也是种系发生过程中遗传下来的,与个体在母体内的液态环境有关。这种反射约在生后6个月以后消失。二、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要点1.发展的敏感期:0-2岁,亲子依恋敏感期;1-3岁,口语学习敏感期;4-5岁,书面语学习敏感期;0-4岁,形象视觉发展的敏感期;5岁以前,音乐学习的敏感年龄;5岁左右,掌握数概念的敏感期;10岁以前,外语学习的敏感年龄;10岁以前,动作机能掌握的敏感期。2.婴儿动作

5、发展的规律性:婴儿动作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遵循以下原则头尾原则:从上到下近远原则:由内向外大小原则:大动作到精细动作三、需要掌握的难点内容(一)皮亚杰,发生认识论1、理论基本思想l心理发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主体和客体相互依存、缺一不可l心理起源于动作,动作是心理发展的源泉,动作是主体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中介。l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受个体主观能动性的调节2、发生认识论的几个核心概念l图式-动作或活动的结构或组织l同化-主体将环境刺激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有图式中(量变)l顺应-主体按照新刺激的要求改变原有

6、的认知结构或创造新的认知结构(质变)l平衡-主体主动趋向于与环境的平衡3、发展的四个阶段l感觉运动阶段(0-2岁;无条件反射行为,理解客体永存性)l前运算阶段(2-7岁;自我中心主义,泛灵论,自我中心,思维不可逆)l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守恒观念,思维具有可逆性)l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上;抽象、逻辑思维,假设-演绎推理)(二)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1、理论观点l最近发展区是指从儿童实际认知发展水平到他可能认知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独立认知到有被引导认知)l教育应走到发展前面,教学决定着智力的发展l强调学习的最

7、佳期限l智力的内化。(三)儿童的道德发展1、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l前道德阶段(6岁以前),只接受行为的结果l他律道德阶段(6~9岁),判断标准来自外部的评价标准l自律道德阶段(9岁以后),判断标准来自自身的主观价值标准2、科尔伯格的三阶段理论:道德推理存在三个水平的发展时期,每一水平又分成两个阶段l前习俗水平(以结果取向)阶段1:惩罚服从取向阶段2:相对功利取向l习俗水平(执行现有规则、法律等)阶段3:寻求认可取向阶段4:遵守法规取向l后习俗水平(权利与义务)阶段5:社会契约取向阶段6:普遍伦理原则(四)婴儿

8、依恋1、婴儿依恋类型(Ainsworth):l安全型依恋(securelyattached)l回避型(焦虑-回避型)(anxious-avoidant)l反抗型(焦虑-矛盾型)(anxious-ambivalent)l无定向型2、婴儿四种依恋类型的反应方式:l安全型依恋:把母亲作为探索的基础;当母亲离开,感到难过;但是,当母亲返回,迅速得到安慰;积极欢迎母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