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 高职02教案04第四章 炎症.docx

病理学 高职02教案04第四章 炎症.docx

ID:52112884

大小:1.00 M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22

病理学 高职02教案04第四章 炎症.docx_第1页
病理学 高职02教案04第四章 炎症.docx_第2页
病理学 高职02教案04第四章 炎症.docx_第3页
病理学 高职02教案04第四章 炎症.docx_第4页
病理学 高职02教案04第四章 炎症.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病理学 高职02教案04第四章 炎症.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炎症一、教学目标1.掌握炎症的概念和局部的病理形态特征;各种炎症细胞;各类型炎症的好发部位及其形态特征;炎症肉芽肿的形态特点。2.熟悉各类型炎症的相互关系;炎症的结局;急性炎症过程(血流动力学改变,血管通透性增高,白细胞渗出和吞噬作用)。3.了解炎症的原因;炎症的局部临床表现和全身性反应。二、课时分配本章共5个任务,本章安排4课时。三、教学重点我们通过本章节的学习,掌握炎症的概念和局部的病理形态特征;各种炎症细胞;各类型炎症的好发部位及其形态特征;炎症肉芽肿的形态特点。熟悉各类型炎症的相互关系;炎症的结局;急性炎症过

2、程(血流动力学改变,血管通透性增高,白细胞渗出和吞噬作用)。了解炎症的原因;炎症的局部临床表现和全身性反应。四、教学难点掌握炎症的概念和局部的病理形态特征;各种炎症细胞;各类型炎症的好发部位及其形态特征;炎症肉芽肿的形态特点。五、教学内容第一节炎症的概述一、炎症的定义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称为炎症。炎症是十分常见而又重要的基本病理过程,体表的外伤感染和各器官的大部分常见病和多发病(如疖、痈、肺炎、肝炎、肾炎等)都属于炎症性疾病。二、炎症的原因任何能够引起细胞和组织损伤的因素都可以成为炎症的原因,即

3、致炎因子。致炎因子的种类繁多,可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类。1.生物性因子:包括病毒、真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原虫和寄生虫等,是最常见的因素。2.物理性因子:高热、低温、紫外线和射线。3.化学性因子:外源性的强酸和强碱,内源性的尿素等。4.机械性因子:如切割和挤压等。5.免疫性因子:包括Ⅰ~Ⅳ型变态反应。第二节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炎症局部的基本病理变化包括变质、渗出和增生。一般急性炎症早期以变质和渗出为主,慢性炎症和炎症后期以增生为主。变质为损伤性病理过程,而渗出和增生是以抗损伤和修复为主的病理过程。一、变质变质(altera

4、tion)是指炎症局部组织发生的变性和坏死。二、渗出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成分、蛋白质和各种炎症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质、体腔、体表和黏膜表面的过程称为渗出。渗出是炎症的重要标志,是消除病原因子和有害物质的重要环节。渗出主要包括血流动力学改变、血管通透性增加、液体渗出、白细胞的渗出。(一)血流的动力学改变急性炎症过程中组织发生损伤后,很快发生血流动力学变化,亦即血流量和血管口径的改变。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发生顺序见图4-1。(二)血管通透性增加炎症过程中致炎因子、炎症介质等作用于内皮细胞而使血管通透性增高。主要机制是:①内

5、皮细胞收缩;②内皮细胞损伤;③新生毛细血管的高通透性。(三)液体渗出炎症时液体的渗出可由多种因素引起,主要与以下几方面有关:①血管壁通透性增高。②炎区组织内渗透压明显升高,促使血管内液体向炎区渗出。③炎区血流缓慢,静脉淤血,毛细血管内流体静压升高,使毛细血管静脉端组织液回流受阻。渗出液对机体具有重要的防御作用:①大量渗出液具有稀释、吸附、中和毒素和杀菌(因含有抗体、补体等)的作用。②渗出液中的纤维蛋白原可形成纤维素,具有包围病灶使炎症局限化,从而防止致病因子蔓延的作用。③纤维素能形成支架,有利于中性粒细胞发挥吞噬作用和便于

6、组织的修复。(四)白细胞的渗出在局部发挥防御作用。1.白细胞渗出过程:白细胞的渗出过程是极其复杂的,经过附壁、黏着、游出和趋化作用等阶段到达炎症灶。(1)边集和附壁。(2)黏附。(3)游出。(4)趋化。2.白细胞在炎症局部的作用:游出的白细胞在炎症灶局部发挥吞噬作用、免疫作用和组织损伤。(1)吞噬作用。(2)免疫作用。(3)组织损伤。3.炎症细胞的种类和主要功能(1)中性粒细胞:吞噬能力强,常见于炎症早期、急性炎症和化脓性炎症。(2)单核巨噬细胞(来源于血液的单核细胞):常见于炎症后期、慢性炎症及非化脓性炎症和由病毒、原虫

7、及真菌引起的炎症;参与特异性免疫反应。(3)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淋巴细胞运动能力较弱,无吞噬能力。可分为T细胞和B细胞2类。致敏的T细胞释放多种淋巴因子,发挥细胞免疫作用。B细胞在抗原的刺激下可转化为浆细胞,产生各种抗体,参与体液免疫反应。常见于慢性炎症及病毒感染。(4)嗜酸性粒细胞:常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主要见于寄生虫感染和过敏性炎症。(5)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胞质内均含有粗大的嗜碱性颗粒,受到炎症刺激时,通过脱颗粒释放炎性介质而发挥作用。常见于变态反应性炎症。三、增生在致炎因子、组织崩解产物或某些理化因此的刺激下,炎

8、症局部细胞的再生和增殖称为增生(proliferation)。增生的细胞包括实质细胞和间质细胞。实质细胞的增生如慢性肝炎中的肝细胞增生,鼻息肉时鼻黏膜上皮细胞和腺体的增生。间质细胞的增生包括巨噬细胞、淋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第三节炎症的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一、局部表现炎症的局部表现以体表的急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