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doc

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doc

ID:52466252

大小:22.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7

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doc_第1页
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在小学阶段本来是一个充满好奇、充满探索的精神,可课本上很多内容都是先给定标准答案,教学过程往往直奔标准答案而去,忽略让学生不断探索、不断试错的教学过程。有些老师把学生偏离标准答案的探索视为错误、甚至视为捣乱。有时为了强调纪律,对学生的行为举止过于要求一律。老师对学生的具体要求,没有给定一定范围,没有一定的灵活性,既让学生很为难,也让老师自己经常被学生气得半死,因为老师没有给学生留有一定的空间,学生就很容易出界,现在的小学生,主要把注意力放在听课、写作业和听从老师的安排,否则,就会被老师戴上“调皮”、“捣乱”、“扰乱课堂持续”、“

2、不遵守纪律”、“不听从安排”、“不尊重老师”等帽子,弄得在班上灰溜溜的,久而久之,学生不敢越雷池一步,不敢提出与课本无关的内容,小学生的好奇心被迫处于压抑状态。现在小学普遍存在一种现象,老师不断给学生提要求,学生不断给家长提要求,家长又不断给老师和小孩提要求,并且很多这样的要求是不可协商的,是必须要做到的,老师因学生不听话而烦恼,学生因怕惹恼老师而惊恐;学生因家长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而抱怨,家长因小孩说一不二而迁就;老师怪家长课外辅导不够,家长怪老师没有重视自己的小孩。相互给对方加压力。道法自然的教育方式不见了。现在的小学教育,学生一进入学校,除了音乐、体育和绘

3、画课以外,主要课程是语文、数学,城市的小学还加上英语。整个小学阶段,学生主要学习内容是书本,在上学的时间内,学生与家乡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脱节。等到小学毕业,小学生对家乡的情况所知甚少。小学生差不多从三年级开始学写作文,写到小学六年级,很多学生仍然感到没什么好写,写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老师说写成流水账,许多学生写作文时只好东拼西抄,甚至说假话,编故事,把记叙文当作小说来写。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老师没有选择一些与小学生比较接近的自然或社会现象,教学生如何进行科学地观察,教学生如何从观察中发现有意义的问题,所以学生写作文时感到范围太空泛,缺乏针对性。老师给学生布置作

4、文,往往只给学生一个题目,没有给学生提供写好作文的路径。小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课堂教育占用了太多的学习时间,教学过程中缺乏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在老师的指导下,带领学生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观察自我,没有重视培养学生科学观察的能力。就对外部世界进行一般的观察而言,小朋友在幼儿园阶段已经基本掌握了。所以,在小学阶段的观察,不是泛泛地观察,而是要让学生学会科学地观察。科学观察要求对观察对象进行有顺序的、仔细的、全面的观察,还要求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通过观察,可以让学生发现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学习。所以,小学教育需要增加有关科学观察的课程。科学观察课主要包

5、括两方面的内容:(1)讲述一些基本科学方法。小学生应优先学习科学分类的方法,这个方法可以通过做游戏的方式来学习,根据我与许多小学一年级同学交流所获得的经验,他们在两到三个小时之内就能基本掌握这个方法,他们对科学分类的游戏有着强烈的兴趣,充分体现了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2)在老师指导下就某个专题进行观察。由学校老师,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些可供观察的专题,带领学生进行比较系统全面的观察,然后鼓励学生口头或书面描述观察的结果,并让学生提出从观察中发现的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小学开始,学生进入了正规的学习阶段,如何让学生始终满怀兴趣地学习,关键看学生是否

6、在学习之前储备了足够多的问题。如果学生带着问题去学,则目的明确,兴趣浓厚;如果没有带着问题去学,则被动应付,兴趣索然。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必须在学习相应的知识之前,先上科学观察课,让学生先发现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学。下面列举了一些可供选择的观察专题。在教学过程中,可将这些专题与科学观察方法结合起来,开展教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