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音述宾结果补语“ 动结式 ” 初探

双音述宾结果补语“ 动结式 ” 初探

ID:5264920

大小:476.2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07

双音述宾结果补语“ 动结式 ” 初探_第1页
双音述宾结果补语“ 动结式 ” 初探_第2页
双音述宾结果补语“ 动结式 ” 初探_第3页
双音述宾结果补语“ 动结式 ” 初探_第4页
双音述宾结果补语“ 动结式 ” 初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双音述宾结果补语“ 动结式 ” 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语文2008年第6期(总第327期)双音述宾结果补语“动结式”初探———兼论韵律运作、词语整合与动结式的生成吴为善吴怀成提要汉语动结式内部是非同质性的,情况非常复杂。本文讨论的是由双音述宾形式充当结果补语构成的动结式(V+VN),这种格式具有独特的句法语义特征,是韵律运作、词语整合的结果,值得进一步探索。本文主要讨论两个问题:第一,“V+VN”动结式的句法特征;第二,“V+VN”动结式的形成机制。关键词动结式双音化移位整合1.一种特殊的“V+VN”动结式1.1汉语动结式是当前语法研究的一个热点。朱德

2、熙(1982)将述补结构分为粘合式和组合式两大类,并指出由结果补语组成的动结式是一种粘合式述补结构,结果补语可以是形容词,也可以是动词。前者如“长大、变小、染红、拧紧、切碎、晒干、走远、拉长、拌匀、煮熟、洗干净、说清楚”;后者如“看见、听懂、学会、踢倒、拿走、写成、杀死、打破、弄丢、说完”。从所举例子来看,充当结果补语的形容词有少数是双音节形式,而动词都是单音节的。查考其他专业文献及专业教材的相关论述,结论大致相仿。本文所探讨的动结式中充当结果补语的成分是双音述宾形式,构成1+2的韵律格式,是一种比较特

3、殊的动结式,具有独特的句法语义特征,值得进一步探索。其实学界对此类现象曾有过关注,例如杨石泉(1986)在讨论汉语动结式时就涉及到此类现象。为行文方便,我们把此类双音述宾形式充当结果补语构成的动结式描写为“V+VN”。1.2从实际语言现象分析,动结式有一种构式值得注意,即充当结果补语的动词后边还带有宾语,构成“V+V+N”的表层结构形式。如:(1)(她的孩子)跑丢了一只鞋。(2)(他被敌人)打断了一条腿。上述例子的一个特点是句中分别有两套潜在的语义配价关系。例(1)中一价动词“跑”支配直接论元“她的孩子

4、”;补语“丢”在语义上指向“一只鞋”,是“一只鞋丢了”。补语内部的语义配价同句子谓语动词的语义配价没有直接联系,既不是“她的孩子丢了”,也不说“跑一只鞋”。例(2)中二价动词“打”支配直接论元“他”和“敌人”;补语“断”在语义上指向“一条腿”,是“一条腿断了”。补语内部的语义配价同句子谓语动词的语义配价也没有直接联系,既不是“他断了”,也不说“打一条腿”。但是这类句子中的两套潜在的语义配价关系(两个事件)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如例(1)“丢了一只鞋”是“跑”的结果,例(2)“断了一条腿”是“打”的结果。因此

5、从句子的生成来看,这是典型的因果整合模式,其中句法操作的核心环节是“动结式”的·894·中国语文融合。假设汉语中的复杂谓语结构(如复杂动补结构、连动结构、兼语结构、紧缩结构等)都是由两个小句通过“糅合”或“截搭”方式整合而成的(参看沈家煊,2006a),那么例(1)的原型结构是同一话题的两个具有潜在因果关系的小句,当两个动词“跑”和“丢”在双音节韵律框架的作用下融合为动结式,就生成了此类句式,句子整合的结果产生了“致使义”。如例(1)的整合轨迹:(3)她的孩子(到处)跑,(结果)丢了一只鞋。→她的孩子跑

6、丢了一只鞋。由于此类句子已经整合为一个单句,因此在结构上的分析是“跑丢了{一只鞋”、“打断了{一条腿”,属于“(述+补)+宾”;不能分析成“述+补(述+宾)”,“跑{丢了一只鞋”、“打{断了一条腿”的分析是不合法的。1.3本文所探讨的双音述宾形式充当结果补语的格式,与上述情况有相关之处,表层结构也构成V+V+N的形式。先看两个例句:(4)这个班可是乱出名了。(5)干洗店把衣服洗掉色了。上述例句中也分别有两套潜在的语义配价关系。例(4)中一价动词“乱”支配直接论元“这个班”,补语中“出”在语义上指向“名”

7、;例(5)中二价动词“洗”支配直接论元“干洗店”和“衣服”,补语中“掉”在语义上指向“色”。这些特点与例(1)、(2)有相似之处。但是,由于动词后边的“V+N”已经整合为一个双音述宾形式充当结果补语,所以例(4)、(5)中的动结式在结构上的分析是“乱{出名”、“洗{掉色”,属于“述+补(述+宾)”;当双音述宾形式中间没有别的成分介入时,不能分析成“(述+补)+宾”,“乱出{名”、“洗掉{色”的分析是不合法的(详见下文分析)。这一点又与例(1)、(2)不同。此类动结式从格式生成的角度来看,当例(1)、(2

8、)句式中动词后边的“V+N”实施无界化操作紧缩为双音述宾形式,就构成了本文所探讨的双音述宾结果补语的动结式。例如:(6)那里的太阳很厉害,他们都被晒脱了一层皮。→那里的太阳很厉害,他们都被晒脱皮了。1.4为了考察充当结果补语的双音述宾形式的特征,我们把收集到的语料简化成动结式,典型实例列举如下:捂{断气(了)唱{走调(了)说{动心(了)晒{脱皮(了)抽{上瘾(了)砍{卷口(了)乱{出名(了)碰{走火(了)洗{掉色(了)惹{生气(了)演{动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