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精确施氮试验研究

水稻精确施氮试验研究

ID:5296109

大小:200.2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2-07

水稻精确施氮试验研究_第1页
水稻精确施氮试验研究_第2页
水稻精确施氮试验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水稻精确施氮试验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大麦与谷类科学BARLEYANDCEREALSCIENCES水稻精确施氮试验研究夏斯明王加军赵国成张赛成玉陆箫(1芦沟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江苏建湖224700;2建湖县农林局,江苏建湖224700)摘要建湖县2009年依据测土配方施肥的要求,为做好水稻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建立水稻精确施氮技术指标体系,提高氮肥利用率,开展了水稻氮肥精确试验。结果表明:精确施氮可以节约用肥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过量施肥而造成的环境污染,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精确施氮明显提高水稻的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在氮肥用量1

2、8.6k~667m水平下,产量比常规增加8.4%,氮肥利用率提高6.7%,本地区水稻优化施氮用量应控制在l6.7—19.8k~667m。关键词水稻;精确施肥;氮肥,产量建湖县常年种植水稻5万hm左右,按照粮食理3:习惯施肥(常规施肥)。无氮区和精确施氮生产“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的发展区施用等量的磷、钾肥,基施PO为4.5kg/要求,2009年开展了水稻精确施氮试验20个。本667m,K,O为5kg/667m。试验为摸清建湖县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1.4供试土种力、主要农作物养分吸入量

3、(需肥规律)和肥料芦沟:勤泥土,冈西:蒜瓣土,草堰:夹砂利用率与基本系数,掌握建湖县水稻及其主要品种土,庆丰:底灰勤泥土,宝塔:芦粟土,蒋营:覆的最佳施用量,施肥品种、施肥比例、施肥时期、盖勤泥土,建阳:浅位缠泥土,恒济:薄层烘泥施肥方法等。为本地区筛选、验证土壤养分测施方土。试验前采取综合土样,试验结束后按小区采土法,构建水稻施肥指标体系和施肥分区,配方设计样和植株样化验有关养分。提供依据,特别是为进一步研究水稻在一定目标产2试验结果分析量和同一土壤类型条件下,每生产100kg水稻籽粒所吸收的氮素

4、量和氮素当季利用率,科学掌握水2.1无氮区、精确施氮区、习惯施肥区的产量差稻精确施氮的标准,达到水稻增产、增效、降低成异本的目的提供依据。2.1.1无氮基础地力产量。据试验统计分析(表1)无氮区水稻产量平均为354.25kg/667m,变1材料与方法幅283~428kg/667m,极差145kg/667m,无1.1试验地点氮区产量按行政区域排序:恒济>蒋营>建阳>冈2009年建湖县在水稻上共安排精确试验20西>庆丰>芦沟>宝塔>草堰。无氮处理产量按土个,试验分布在全县芦沟、冈西、草堰、庆丰、宝种排序

5、,薄层烘泥土>覆盖勤泥土>浅位缠泥土>塔、蒋营、建阳、恒济8个镇。蒜瓣土>底灰勤泥土>勤泥土>芦粟土>夹砂土。1.2供试品种2.1.2精确施氮区产量:精确施氮处理水稻产量平均为621kg/667m,变幅564~698kg/水稻淮稻5号、徐稻4号。肥料品种:氮肥为尿素(含≥46%),磷肥(含P≥14%),钾肥为667m,极差134kg/667m。精确施氮区产量按行政区域排序,蒋营>建阳>恒济>庆丰>芦沟>进口氯化钾(kz0≥60%)冈西>宝塔>草堰,精确施氮处理产量按土种排1.3试验设计序,覆盖勤泥土

6、>浅位缠泥土>薄层烘泥土>底灰处理1:无氮区:不施用氮肥;处理2:精确勤泥土>勤泥土>蒜瓣土>芦粟土>夹砂土。施氮区,水稻目标产量650kg/667m,一生施氮2.1.3习惯施肥区产量:习惯施肥区产量平均为18.58kg/667m,基蘖肥:穗肥:5.5:4.5;处611.25kg/667m,变幅557~674kg/667m,极差117kg/667m。习惯施氮区产量按行政区域收稿日期:2009一l2—22作者简介:夏斯明(1971一),男,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排序,建阳>恒济>蒋营>宝塔>芦沟>

7、庆丰>草作。堰>冈西,习惯施肥区产量按土种排序,浅位缠泥大麦与谷类科学BARLEYANDCEREALSCIENCES47土>薄层烘泥土>覆盖勤泥土>芦粟土>勤泥土>区产量百分比为57.96%,占精确施氮区产量为底灰勤泥土>夹砂土>蒜瓣土。57.05%,由此说明,建湖县土壤基础供氮能力为2.1.4无氮基础地力:无氮区的产量占习惯施肥57%左右。表1各镇不同处理水稻产量2.2不同处理形成百公斤水稻籽粒吸氮量惯施肥区能提高氮素利用率,精确施氮区水稻的氮无氮区形成百公斤籽粒吸氮量平均为1.89kg,素利用率

8、平均为40.98%,变幅28.06%~变幅在1.63-2.14kg,极差0_51kg;精确施氮区形51.18%,极差23.12%,而习惯施肥区水稻的氮成百公斤籽粒吸氮量平均为2.32kg,变幅2.23~素利用率平均为34.25%,变幅在25.53%~2.45kg,极差0.22kg;习惯施肥区形成百公斤籽粒46.72%,极差21.19%。精确施氮区比习惯施肥吸氮量平均为2.20kg,变幅在1.78—2.40kg,极差区能提高氮素利用率6.73%。o.42kg。由此说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