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效课堂的认识和理解.doc

对高效课堂的认识和理解.doc

ID:53089605

大小:2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01

对高效课堂的认识和理解.doc_第1页
对高效课堂的认识和理解.doc_第2页
对高效课堂的认识和理解.doc_第3页
对高效课堂的认识和理解.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对高效课堂的认识和理解.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对高效课堂的认识和理解大王镇中心学校惠金娟高效课堂是“知识的超市”,这是多么形象的比喻,我们的课堂就应该像超市里的货物一样适合各个层次的顾客的需求,那么课堂这个超市就应该有充足的知识储备,让每个学生都能像逛超市一样快快乐乐的有所收获。超市的商品琳琅满目,顾客才会开心的选购。课堂的知识丰富多彩,学生才有积极获取的兴趣,学习以学生的积极和快乐为前提,这样的课堂怎能不成为高效的课堂呢?“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离开了学生的学,任何的效益都无从谈起,只有尊重学生,并做好“还权”和“放手”,才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责任,进而让课堂散发出生命的活力,让学生的尊严在得到体验的同时,课堂效益才能

2、得以极大的提升。因此,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本,努力使学生肯学,想学,学会,会学和立志学。”《高效课堂22条》中的这些话提醒我们,对学生要放手、放权,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放手、放权的同时不是让我们真的撒手不管,而是给我们做教师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有高效的教学理念,要有机动灵活的课堂调控能力,要有充分合适的启发点拨语言等等。在教师的高效教学理念下才能有学生的高效收获,我想这应该是高效课堂想要达到的效果吧。要拥有高效的课堂,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高效课堂提倡合作学习,合作就是要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既可以师生合作、也可以生生合作。师生合作时教师要做到“知己知佊,百战不殆

3、”,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强项、经验薄弱之处,对症合作时才能使学生有更大的收获。生生合作可以减少个别学生的心理压力,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汲取更多的知识营养,为课堂的高效奠定基础。理论只有联系实际才能产生效果。回首我的课堂,似乎还在“穿新鞋走老路”,嘴里说着要把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但是一到上课的时候,总怕自己讲得少了学生不明白,反复的讲解不知不觉就把40分钟的时间占据了。课后自我反思时也懊恼的很,虽然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每一节课不会都是十全十美的,但是,我还是想把这种遗憾降到最低限度,所以我在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反思自己的课堂,力求给学生一节节尽可能高效的课堂。我对“

4、四新”的理解大王镇中心学校惠金娟“四新”是指新教师、新课堂、新学校、新学生。而关键在新教师、核心在新课堂,唯有新教师才能有新课堂,有了新课堂才可能有新学校,唯有新学校才能培养新学生。“新教师”必须具备四个基本理念即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新教师”显然不是指新入职的教师,而是指具备“三观”的教师,实际上它和教师的工作年限、学历、年龄、性别甚至知识水平都关联不大,所谓“三观”,我们的解读是:1、教育观:教育即“人学”,是“从儿童出发”的对学生的尊重、发现、认识、接纳、包容;2、教学观:以“学中心”来围绕学、设计学、服务学;3、学生观: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

5、展学生;学生是“第一”教学资源;一切的学习都是自学(自主学习的简称)。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了人,当我们把好学生定义为“成绩”优秀、循规蹈矩、遵守纪律、老实听话时,教育就昭示着离“人”越来越远了。如果回到“人本”价值观上思考,学生首先是一个“独立”于一切目的之外的人,我们认为“新学生”应身心健康,热爱生活、珍惜生命;要敢于担当,对国家和人类负责,对社会和家人负责,对自己和自然负责;具有探究精神和科学素养;要具备一定的学习、实践、创新、合作等基本能力。“新课堂”即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

6、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课堂基于高效教学。我觉得学生生活、学习、成长的主要场所是在学校、在课堂。“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是对其更准确的概念。我们主张学生的生命是由无数个40分钟组成的,我们有责任让课堂充满感动和快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