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歌唱教学中的音准问题.doc

浅谈小学生歌唱教学中的音准问题.doc

ID:53131978

大小:23.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01

浅谈小学生歌唱教学中的音准问题.doc_第1页
浅谈小学生歌唱教学中的音准问题.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生歌唱教学中的音准问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生歌唱教学中的音准问题音乐是聆听的艺术,而音准更是音乐的核心和关键。良好的音准感对学生音乐能力和音乐感觉的培养十分重要,因此在小学低段时期就培养学生的音准概念是非常有必要的。一、造成学生音准不到位的原因分析在我二十多年的音乐教学过程中,以一年级为例发现一年级小朋友开学第一课,小朋友学习音乐的热情非常高,也很喜欢唱歌,但是很少发现有孩子能够用准确的音高音准进行歌曲演唱,只能模仿歌曲旋律的大致走向进行演唱,虽能大致入耳,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我分析,小学低段许多学生音高音准不到位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学生入学前音乐基础薄弱。教学基本是以听唱法为主,以感性教育为

2、主,缺少对学生理性的基础音乐技能教学。2、常规的小学低段音乐教学,许多教师也一直都在用听唱法教学法进行唱歌教学,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只停留在幼儿时期的模糊音乐学习,而没有深入到精确的音准学习过程中去。或者个别教师为追求课堂“热闹”和“速度”,是对学生的音乐能力的可持续发展缺乏深入和理性的客观认识。3、小学低段的学生歌唱方法的欠缺也是造成学生音高音准问题的原因之一。加上许多孩子在幼儿时期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声音训练,因此许多低段学生特别是一年级学生的歌唱实际上在喊歌,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的正确地聆听音乐的音高和音准。另一方面,低段学生年龄小、气息短,很多学生歌唱是“自

3、由式”歌唱,任由自己尽情歌唱没有规范气息交换。这也是造成小学低端学生音准不到位的原因之一。二、小学低段音准训练方法探究1、在课前十分钟中涉及音准训练柯达伊是20世纪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匈牙利作曲家、民族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柯达伊教学法”是当代世界影响深远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对于低段学生来说,音准是抽象的、难理解的。我用柯达伊手势教学生认识7个音符的音高音准训练取得了一定的效果。2、在课中旋律练习里巩固音准训练低年级歌曲的旋律和节奏都比较简单易学,在歌曲教学中融入音高音准训练,逐课提高加强音高音准感。比如一年级下册学到歌曲《嗡巴巴》,这首歌曲的

4、旋律只有“135”三个音符组成。按照教材的安排,本课有唱名的认识和巩固练习:三个音符分别住在三个楼层中,Do在一楼,Mi在二楼,Sol是三楼。这样学生就在认识音符的同时,还会对音符的音高有个很形象的视觉。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根据小朋友好动的特点,我带着小朋友学习了柯达伊手势中的“135”三个动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当小老师用柯达伊手势指挥全班同学演唱小音符时,学生们都显得舞板自豪,课堂上是高潮迭起。3、在课间音乐游戏中深化音准训练。音准概念的建立,有赖于大量的练习得以强化。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和对音高音准的掌握程度不同,设计不同的课

5、堂音乐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到并巩固音高音准。4、在课时歌唱教学中促进音准训练在每次歌唱教学中,渗透音高音准知识的教学十分重要。首先,在新歌教学时培养学生静听教材的范唱,每当教学学生熟悉的歌曲时,还没开始放音乐,有的孩子就迫不及待的唱起来了,有时为了不浇灭他们唱歌的热情,也就没有阻止。其实初听歌曲是建立对歌曲音准把握的关键点,此时如果学生跟唱一旦发生音准问题就很难纠正,也会给另一部分学生带来音准上的误导。所以初次聆听前要跟学生强调不宜跟唱。其次要注意聆听自己的歌声,在歌唱训练中,引导孩子们从要求自己怎么唱的关注点转移到集中听自己歌唱的声音上来。有的小朋友从幼儿园开

6、始就一直在大声的唱歌,虽然能自信大胆的唱歌也是值得欣赏的一面,但是扯着嗓门大唱会带来音准上的偏差。在音乐教学中,我提倡学生用轻声歌唱法歌唱,就是要求教师和孩子们在学习音乐过程中,演唱歌曲的时候都必须在控制发声的音量,控制情绪平静的心态下,做到用轻声演唱的一种教学方法。老师应该要求孩子们在演唱歌曲时,不要一味地想到突出自己的声音,这样但不能产生美妙的声音效果,而且更不利于嗓音的健康保护。多让孩子注意听自己唱的音是否准、是否合着钢琴伴奏、是否向老师所要求的方向靠近了一点点,尤其是一定要养成前奏一开始就专注听的习惯。另外,在歌唱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气息交换,学会用以乐句为

7、分界的气息交换,用科学的“闻花香”这种深吸轻呼的方法进行气息训练。现代科学证明,真正五音不全的学生是极为个别的,绝大部分的少年儿童经过系统有效地音高音准练习后都将取得进步和改善。掌握音高音准虽是一个长期、综合的过程,但通过音乐教师的科学有效的教学后,相信对学生的音乐能力以及音乐感觉的培养都将起到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