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插管在老年危重病人大便失禁中的应用观察.doc

气管插管在老年危重病人大便失禁中的应用观察.doc

ID:53236054

大小:6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02

气管插管在老年危重病人大便失禁中的应用观察.doc_第1页
气管插管在老年危重病人大便失禁中的应用观察.doc_第2页
气管插管在老年危重病人大便失禁中的应用观察.doc_第3页
气管插管在老年危重病人大便失禁中的应用观察.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气管插管在老年危重病人大便失禁中的应用观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气管插管在老年危重病人大便失禁中的应用观察【摘要】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引流术在老年危重病人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1年在本科住院的老年危重病合并大便失禁220例,分为观察组120例对照组100例。对照组采用辣酸软膏及氧化锌保护病人的肛周皮肤,观察组采用气管插管引流术引流大便。结果:应用气管插管引流术后,观察组的病人肛周皮狀损伤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气管插管引流术能够有效的收集粪水,预防肛周皮肤破损,特别适合紙尾部压创的老年大便失禁的危重病人,有利于保护肛周皮肤。【关键词】气管插管;老年危重病人;大便失禁;肛

2、周皮肤【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1-0259-01大便失禁即肛门失禁,是泛指消化道下端出口处失去正常的控制,粪便及气体不能随意控制不自主地流出肛门外,为排便功能紊乱的一种症状。肚门失禁的发病率不高,但非罕见。虽不直接威胁生命但造成病人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传统护理方法不能有效避免这些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和住院费用[1]o本研究利用一次性气管插管留置宜肠内引流大便来护理患者,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本组患者220例,男性125例

3、,女性95例,年龄在71-92岁,其中,呼吸衰竭90例,肺部感染82例,胰腺癌48例,经治疗数天后,大便失禁症状无缓解后开始应用一次性气管插管留置直肠内引流大便。1.2方法本研究采用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研究,对照组采用榦酸软膏及氧化锌保护病人的肛周皮肤,观察组采用气管插管引流术引流大便。取得了科室领导及研究对象或患者家属的同意,征得同意后进行。1.3用物准备及插管方法用物准备一次性气管插管,肛管,引流袋,20ml注射器,卫生纸,纱布,石蜡油,清洁手套。插管方法检查气管插管包装是否损坏,向气管插管气囊内注气10ml

4、,检杏气囊是否漏气,然后将气囊内气体抽出,带好清洁手套,用石蜡油润滑插管前端,在插管末端接一次性肛管,再将一次性引流袋接于肛管末端。患者取侧卧位或者平卧位,将气管插管缓慢插入肛门约10-15cm,用注射器给气囊充气20-30ml,向外牵拉有阻力感表明气囊已经卡在肛门括约肌上方。2结果引流时间10-15天,患者肛周皮肤红肿及破溃现象明显减轻,甚至破溃愈合。3评价指标①周皮肤改变程度;皮狀潮湿、发红、有瘙痒为I度损,肛周皮肽破溃有渗液为II度,肛周皮肤破溃深达肌层或破溃蔓延紙尾部、会阴部及腹股沟等,或原有压疮加重为

5、III度;治愈:皮肤完全恢复止常,皮疹完全消退;显效:皮肤潮红明显改善,皮疹基本消退;无效:临床症状未改善[3]。两组患者不同皮肤损伤程度皮肤治愈率比较见表格。4讨论4.1应用气管插管引流术预防大便失禁对皮肤的刺激,利于保护肛周皮肤。老年大便失禁病人肛门括约肌松弛,极易引起大便失禁。而且年老体弱,皮肤愈合能力减慢,发生的皮肤破损,不易愈合。有的老年病人每H排出稀便20余次,护士坚持用湿纸巾擦拭病人的肛周皮肤,频繁擦拭,容易造成皮肤发红,给予涂抹榦酸软膏及氧化锌保护,刚刚擦好药膏,又开始大便失禁,反复擦拭造成皮肤

6、破损,护理工作难度极大。应用气管插管引流术,有效的收集粪水,预防稀水样便对肛周皮肤的刺激,避免了皮肤发红、破损的现象,有利于保护肛周皮肤。4.2应用气管插管引流术改善了病房的环境,预防病人的感染,减少了护理工作量。大便失禁不仅对床单位造成污染,而口空气中弥漫着异味,细菌容易滋生。病人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下,抵抗力下降,有感染的危险。频繁更换床单位,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据有关文献报道:护理人员短缺导致护理工作量增大和护理工作节奏加快,当人们急于行事、超负荷工作或情绪不安筹情况下工作,超负荷工作状态下注意力被分散遗忘或

7、因疏忽大意、责任心不强而遗漏需协调执行等待解决的问题[4]。应用气管插管引流术后,收集的粪水在密封的引流袋内,大大减少了异味的产生,减轻了护理的工作量。4.3应用气管插管引流术的注意事项。4.3.1对伴有严重痔疮或烦躁不合作者慎用,以免造成痔疮压迫坏死致出血,以及用力拔管导致导管损伤肠壁。4.3.2定时检测气囊压力,防止导管滑脱致大便外渗。4.3.3引流后观察大便量、色及管道通畅通情况,发现大便量显著减少或大便由稀便稠时,应及时将导管拔出。参考文献:[1]池月英,黄少华,梁慧屏,等•腔二囊管在大便失禁患者的应用

8、效果观察[J]•现代临床护理,2010,9(5):42-43.[2]阙呈立,李航,李海潮,等。机械通气期间腹泻原因的探讨[J]・中华结核呼吸杂志,2001,24(5):292-294.[3]黄琪,顾莲英,双料喉风散对小儿尿布疹及其皮肤糜烂的治疗与护理对策[J]•宜春医专学报,2000,12(2):119.[4]董沛,李庆功,王小平,等•护理人员编制与患者安全[J]•国际护理杂志,20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