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空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灯盏花乙素中5种有机溶剂残留量.pdf

顶空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灯盏花乙素中5种有机溶剂残留量.pdf

ID:53274450

大小:232.14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17

顶空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灯盏花乙素中5种有机溶剂残留量.pdf_第1页
顶空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灯盏花乙素中5种有机溶剂残留量.pdf_第2页
顶空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灯盏花乙素中5种有机溶剂残留量.pdf_第3页
顶空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灯盏花乙素中5种有机溶剂残留量.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顶空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灯盏花乙素中5种有机溶剂残留量.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37卷第1期云南中医学院学报V01.37No.12014年2月JournalofYunnan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2.2014顶空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灯盏花乙素中5种有机溶剂残留量王相,一,张伟,董知旭,杨兆祥△(1.昆明医科大学,云南昆明650500;2.昆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100)摘要:目的建立灯盏花乙素中5种有机溶剂残留量的分离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顶空进样毛细管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B一1301毛细管柱(30mx0.32mmx1.0txm),以N为载气,FID检

2、测器,程序升温,N,N一二甲基乙酰胺(DMA)为溶解介质。结果5种有机溶剂完全分离,在所考察的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r为0.9939~0.9999,甲醇、乙醇、丙酮、二氯甲烷、N,N一二甲基甲酰胺(DMF)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0.875,1.338,1.132,1.528,10.561xg/mL,精密度RSD均小于2%,平均回收率为99.15%~103.32%.结论本实验建立的方法简便灵敏,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灯盏花乙素中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检测。关键词:灯盏花乙素;有机溶剂残留量;顶空气相色谱法中图分类号:R28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

3、号:1000—2723(2014)01—0015—04灯盏花乙素是从灯盏细辛中提取的黄酮类有公司提供,批号分别为20121026,20121029,效成分,结构式鉴定为4,5,6一三羟基黄酮一7一葡萄20121030。DMA、甲醇、乙醇、丙酮、二氯甲烷、DMF糖醛酸甙,又名野黄芩苷(以下用SCU表示)(见图均为色谱纯。1)。目前已经有人工合成灯盏花乙素的研究lll。人工2色谱条件合成灯盏花乙素过程中使用了甲醇、乙醇、丙酮、二2.1溶解介质的选择氯甲烷、DMF等有机溶剂,此5种溶剂均为限制使由于SCU在碱性水溶液中的溶解性极差,且残用的溶剂

4、,必须对其残留量进行考察。因此制定本留溶剂DMF的沸点为152.3℃,考虑若采用碱性水方法以控制灯盏花乙素中甲醇、乙醇、丙酮、二氯甲溶液或水为溶解介质,不仅不能满足SCU的溶解性烷、DMF的残留量。要求,而且会影响顶空温度的选择,故决定使用有机溶剂为溶解介质。气相色谱法常用的有机溶解介质有DMA、DMF等,由于残留溶剂有DMF,故选择DMA为溶解介质。H2.2顶空时间、温度的选择图1灯盏花乙素结构式2.2.1混合对照品溶液1仪器与试药精密称取甲醇、乙醇、丙酮、二氯甲烷、DMF适1.1仪器量,用DMA稀释成lmL含甲醇0.3mg、乙醇O.5

5、mg、Clarus一600气相色谱仪(美国PerkinElmer),丙酮0.5mg、二氯甲烷0.06mg、DMFO.088rag的混合FID检测器,DB一1301(30mx0.32mm~1.0m)毛细管溶液,即得。色谱柱,Turbomartrix40顶空进样器(美国Perkin2.2.2顶空时间的选择Elmer),BP221一S型电子天平(Sartorius)分别设置顶空时间为20,25,30,35,40,45,1.2试药50min,进样混合对照溶液,结果见表1,由表可知灯盏花乙素(SCU)由昆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30rain时,甲醇、乙醇

6、、二氯甲烷、DMF均达到气液收稿日期:2013—11—08作者简介:王相(1987一),男,山西稷山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原料药质量标准的研究。△通信作者:杨兆祥,E-mail:yangzxky@163.eoml52014年云南中医学院学报第37卷平衡,且丙酮的峰面积达到检测要求,故选择顶空进样2.2.1项下的混合对照溶液,结果见表2。可见时间为30min。随着温度的升高残留溶剂的峰面积均增大,综合考2.2-3顶空温度的选择虑高温下样品的稳定性及检测的要求,最终确定顶分别设置顶空温度为70,75,80,85,9O,95℃,空温

7、度为90℃。表2顶空温度选择结果数据表2_3色谱条件的确定3.1.4专属性考察载气为N,采用线速率模式,流速1.0mldmin;在2.2.4色谱条件下,分别进样空白溶液、对照分流比1:1;柱温采用程序升温,初始柱温:60~C,保溶液、供试品溶液,记录色谱图(见图2一A,2一B,2一持6min,以70~C/min的速度升温到160'C,保持C)。结果在甲醇、乙醇、丙酮、二氯甲烷、DMF出峰的10min;进样口温度:200~C;氢火焰检测器温度:保留时间处,在空白和供试品溶液中均无干扰峰出220%;顶空温度90℃,进样针温度lO0~C,传输线

8、温现,且5种残留溶剂彼此之间及与DMA之间互不度100~C;顶空保温时间30min。干扰,分离度均大于1.5,表明专属性良好。3实验内容3.2精密度考察3.1专属性考察3.2.1混合对照品溶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