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财政政策研究

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财政政策研究

ID:5343375

大小:350.5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2-08

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财政政策研究_第1页
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财政政策研究_第2页
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财政政策研究_第3页
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财政政策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财政政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射政改星与发展带定为国可横两纵”产业集中域。这些展潜力较件较好的海峡两岸现代服务业开发基高地和全功能定位口和经济济发展的善功能、目、农林产县域经济种类型:生态环境阶值的区全保障意合福建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功能定位。根据地区.约:展实力、财政能力以及空间开发存在的问题,}0%左右。f政政策手段运用的效应。,福建省区。吾建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功能定位’备类国家f陆地国土空间面积较小,为12.4万平方公i风景区、击地国土空间总面积的1.29%,约83%以上的照主体功『山地丘陵组成。按开发方式.国土空间分为国}洪

2、区等。面的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功能定位.开发区域四类。按开发模式,分为城市化地的生态功和生态地区三类。按层级,分为国家级、省级题化开发区域。将福州中心城区、厦门中心城真密集区定为优化开发区。这些开发区是福建;I}动作用:区域,有全国影响力的经济区,是全省人口规文化与科:度最大的区域。其功能定位是:提高自主创新要载体。参与全球、全国分工与竞争的层次,建设成为加快增长·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市化率为编者有删节。预算管理与会计财政改墓与发展50%;中等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巳达到70%以上。但水平1

3、7.75和16.47个百分点,排在华东六省一市及广东是,福建省目前已处在工业化中期,2007年城镇化水省的第7位和第6位,表明福建省不仅研发能力及自主平48.7%,不仅低于世界城市平均水平,也在东部省份创新能力较低,而且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也低,说明在科中排位居后(见表1)。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比较中,福建省依靠科技进步内表1:2007年东部地区城镇化水平比较涵扩大再生产的深度和能力有限。所以,产品竞争力不地区比重(%)位次地区比重(%)位次强,发展后劲不足。全国44.94江苏53.2O7(三)区域经济

4、财政发展不平衡。根据泰尔指数计算北京84.502浙江57.2O6结果,“十五”以来,福建省地区财政收入能力差异十分显天津76.3l3福建48.7O8著。如果将区域差异在区间和区内进行分解,“十五”以来河北40.25l1山东46.75l0数据显示,福建地区GDP和财政收支的差异总体上是辽宁59.205广东63.144区内差异大于区间差异。其中,GDP的区间和区内差异上海88.70l海南47.209比例约为40:60;财政收入的区间和区内差异比例约为福建不仅城市化进程滞后,而且福』、I'1、厦门、泉州等2

5、5:75;财政支出的区间和区内差异比例约为15:85,显沿海城市规模也偏小,内地山区同样缺乏大、中型城市.然,区内财政能力差异问题较为严重。与发达省份发达地区相比,中心城市缺乏应有的辐射带财政收入的差异是由经济发展差异决定。福建省经动能力。这与福建省经济总量居全国第11位,人均GDP济发展很不平衡。从可开发的土地资源分析,重点开发区居全国第8位的状况是不相符的。的县级行政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其可开发的土地福建省2007年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为33.7:35.1:32.2.资源占全省可开发土地资源总面积

6、的20.32%,但此地区而浙江省2003年就达到19.6:36.9:43.5。福建省不仅第二的经济基础相对沿海薄弱,大部分地区土地开发程度较产业就业比重低,而且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也偏低,影响低,土地开发强度平均只有2.18%。承接乡村人口转移工作。2007年,福建省人均GDP从2000美元跃升到3000(二)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业集中度低。“十五”期美元,但反映城乡内部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分别达到间,福建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0.32和0.36。城乡收入差距为2.84:1,比上年扩大

7、0.2个持续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2007年三次产业百分点。比重达到10.8:49.2:40.0。但是,福建工业基础仍然弱小.(四)中央和地方政府目标取向的差异。财政支出是产业聚集能力不强,目前大型企业数是广东、江苏的15%体现获得上级财政各类转移支付后的财政能力的指标.左右,是浙江的25%左右。全省已形成60个大小不等的是实施各种财政制度安排和政策的最终结果。因此,将人产业集群,总产值3800亿元,约占工业总产值的52%。浙均财政支出标准关系数与人均地方财政收入标准差系数江省却拥有年产值亿

8、元以上的产业集群519个,集群产进行比较,可以客观地反映出中央对地方财政政策均等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60%以上。同时,福建省第二产业化的效果。与人均财政收入相比.我省人均财政支出水平结构层次仍然较低。从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增明显偏低。2007年,我省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在全国位次加值分析,全省工业增加值排名前五位的是,通信设备、为第9位,而人均财政支出为第20位,下降了11位。而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财政状况明显好于我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