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俳句翻译方法的考察——以《古池》翻译为例-论文.pdf

关于俳句翻译方法的考察——以《古池》翻译为例-论文.pdf

ID:53569004

大小:221.48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18

关于俳句翻译方法的考察——以《古池》翻译为例-论文.pdf_第1页
关于俳句翻译方法的考察——以《古池》翻译为例-论文.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关于俳句翻译方法的考察——以《古池》翻译为例-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塾No.7TIMEEDUCATION关于俳句翻译方法的考察——以《古池》翻译为例李桂华史继英摘要:随着日语学*-7热潮的高涨,日本的短诗——俳句也渐渐的传入国内,并有了一批爱好者。但是俳句不同于中国的诗歌,中日文化又有较大差异,因此俳句的翻译总是不能准确地把握原作的本意,也很难用中国诗的形式来翻译。本文以松尾芭蕉的名句《古池》为例,试将几种翻译方式进行比较,从不同风格的翻译作品中探讨最佳的翻译途径。关键词:俳句古池诗白话文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c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13.09

2、1日本的俳句被称为世界上最短的诗,也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喜戏成分的俳句提高到严肃的、以追求诗的意境美的风格上去。《赏欢。因此对俳句的翻译也很重要。同一俳句的翻译方法往往有樱》《春雨》《古池》都是芭蕉的代表作。如:多种,给人的感觉也不尽相同,那么对俳句应该怎样翻译才能最古池佳的体现出俳句的原味,达到最好的效果呢?蛙(加才)守)最达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俳句。水音1什么是俳句(闲寂古池旁,青蛙跳进水中央,扑通一声响)俳句是日本古典短诗,又名“十七音诗”,由十七字音组成,一3.2小林一茶般有三句,首句五音,次句七音,末句五音,也就是五、七、五的

3、形芭蕉之后,最出名的俳句诗人莫过于小林一茶与与谢芜村。式。俳句源于十五世纪出现的日本的连歌及俳谐两种诗歌形小林一茶(1763-1827)本名弥太郎,生于信浓国水内郡柏原式。十七世纪经诗人松尾芭蕉提倡后,始成为独立的诗体。村的一个农民家庭里。十岁即开始学习俳谐。由于他的动荡不连歌是始于十五世纪Et本的一种诗歌,同中国近体诗联句相安的经历,其俳句有着自己鲜明的风格。因一生坎坷不遇,俳句仿,是由多个作家一起共同创作出来的诗。它的第一句为五、七、里常常会流露出一种孤独的感觉和对现实的愤懑。代表作是《小五句式的十七音,称为发句,第二句是胁句,

4、是七、七句式的十四麻雀》:音,第3、第4句以后为前两种句式轮流反复,最后一句以七、七句我(才)札)匕来式结束,称为结句。连歌是格调高雅、古典式的诗。其写作方法游规是引用古典的故事来创作出诗句。其后,连歌渐渐被一种称作雀(亨幻)“俳谐”的幽默诗而代替。(到我这里来玩哟,没有母亲的麻雀)俳谐和连歌一样,也是由十七音和十四音的诗行组合展开的把他孤寂的感情写得淋淋尽致。诗。但是,俳谐将连歌讽刺化,加入了庸俗而且时髦的笑话。俳3-3与谢芜村谐较多地使用谐音的俏皮话,而且喜欢使用连歌中没有用过的富与谢芜村(17l6—1783)13本俳句诗人、画

5、家。芜村的俳句,有生活气息的事物来作为题材。在俳谐中,开始有人将“发句”作擅长对自然景物作细致的观察,作写生式的描写,作风以绚烂华为独立的作品来发表。这就是“俳句”的起源。美见长。芜村还提倡“离俗论”,反对耽于私情、沾染庸俗风气的2俳旬的格式特点俳谐,致力于“回到芭蕉去”。代表作有《芜村七部集》《摘新花》俳句的格式特点基本上有两个。等。如:第一,俳旬的音数,句数有明显限制。用短短的格式集中表花0、c岛现作者所见到的景物或经历的事象。这些特点影响着感情抒发故郏路c:方式,要求作者把表现的事物和情思要高度的简单、压缩。似允为加第二,13

6、本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决定了日本人对于季节转变的(蔷薇开处处,想似当年故乡路)感受非常敏锐和细微。体现在俳句的格律上,就是必须有一个季4俳旬的研究领域语,季语可以是明确的,也可以是隐喻的。这是汉诗与俳句的差俳句的研究领域大致有三个。异点。所谓季语是指用某种有代表I生的事物来表示春、夏、秋、冬4.1依照俳句作汉俳②四个季节或者表示新年、祭祀活动等用语。如在季语中有气候类可以说俳句始于汉诗,又影响着汉诗。汉俳就是受俳句影响的,像代表夏季的“雨”、代表冬季的“雪”等,还有动物、植物类的,的表现之一。即参照俳句的形式,把汉语诗也做成三句。在顾及

7、像表示春天的“樱花”、表示夏天的“蝉”等。另外还有风俗习惯类五、七、五音节形式的同时也须注意俳句抓住一点写高潮的艺术的,像表示新年的“压岁钱”、表示祭祀时间的“阳春面”等。这些特点。因为汉语是单音,日语是复音,所以中国的十七音节比日“季语”通常含带着日本人对于幼小时代或故乡的一种怀念眷恋本的十七音节内容意思就多了。反过来把三行汉俳译成日语俳之情。句,那就不是一首俳句所能容纳的。两者之间,还有所差异。著3俳旬名人及名作品名翻译家林林先生在这一领域成就显著。如他的汉俳:3.1松尾芭蕉花色漫天春,提到俳句,就不得不提到松尾芭蕉。他被日本人

8、称为“俳但愿剪来一片云,圣”,对日本俳句的发展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松尾芭蕉(1644—裁作锦衣裙。1694)日本江户时代俳谐诗人。本名松尾宗房,生于伊贺上野。4.2季语的研究芭蕉在贞门、谈林①两派成就的基础上把俳谐发展为具有高度艺在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