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之我见.doc

新课改之我见.doc

ID:53842614

大小:1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08

新课改之我见.doc_第1页
新课改之我见.doc_第2页
新课改之我见.doc_第3页
新课改之我见.doc_第4页
新课改之我见.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改之我见.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课改之我见济源市济水一中:刘向平随着音乐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综合理念的贯彻,当前的音乐教学出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崭新气象,但是,为什么音乐课程改革进行了好几年了,学生对音乐课的喜爱仍然停留在能多唱几首流行歌曲的水平上呢?我觉得我们在贯彻新课程改革同时,并没有真正理解新课改的意义,没有从音乐的多样性出发,没有从音乐课的实际内容出发,为课改而课改,为形式而形式,走上一条教条主义道路,偏离了正确的教学轨道,陷入了音乐课形而上学的教学误区。为此,针对目前中学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参考意见,供大家共同学习提高。一、音乐

2、课要从音乐的本质和内涵出发音乐不是文学,但音乐可以诉说一个故事,可以形象地再现一个场景。音乐注重的不是情节,而是音乐表现的形式、表现风格,这是与文学相区别的地方,这也就是音乐的本质。音乐的内涵不是音乐作品要表现的思想主题,而是通过音乐的方式如何去表现主题。音乐的本质在于“形”而不在于“情”,因此我们学习音乐可以从“情”切入,但最终必须归于“形”,否则就是背本逐末。在教学中,我们不必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去描述作品的来龙去脉,而忽略了让学生去欣赏、感受音乐作品,去聆听、学习音乐的表现方式。我听过的一节欣赏课----小提琴

3、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首先是教师滔滔不绝的介绍创作背景,然后叫学生讲梁祝的爱情故事,又让学生欣赏越剧片段……到最后,终于进入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曲子听完,铃声也响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学生也感受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爱情故事的凄美,曲子听了也觉得好听动人。但如果一堂音乐课只想达到这样的学习目的,显然是不够的,这与一堂故事会没有太大的区别。一首响誉中外的小提琴协奏曲,我们没有认真分析小提琴的表现形式,没有认真体会小提琴与大提琴等其它乐器相互配合去表现主题的方式、效果,我们就没有达到学习目的,我

4、们与音乐课的要求就有差距。一堂音乐课下来,我们留给学生的不只是“好听”二个肤浅的字,而要让学生初步体会到这部作品美之所在、动听之所在。二、音乐课提倡综合,更应注重个性音乐来自于生活和生产,生活是音乐生长的土壤,音乐与同样来自于生活的各门学科有着连根带泥的关系。我们理解音乐离不开生活的阅历,离不开各门学科的旁侧贯通,一个人音乐素质的提高是在综合素质提高的基础上才能得到的。新课标提出了“提倡学科综合”的理念,是正确的音乐学习教学方法。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往往忽略了音乐课的综合应以音乐为主线,音乐本体的个性比其他

5、学科共性更重要的思想,造成主次颠倒、本末倒置的现象屡屡发生。一堂音乐课我们过多地把生活、文化、科学的东西生硬地揉进来,把舞蹈、美术死拉硬拽打包进来,我们的音乐课显得十分的“丰富”和“热闹”了,但热闹过后,学生能学到什么东西呢?音乐教学应从音乐课本身的内容和要求出发,制定符合课程学习的教学方法,科学合理地安排综合内容,让综合更好地为学生理解作品服务,但综合并不是我们所要教授的主要内容。有时候我们可以灵活把握综合,让综合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象熟悉的民族器乐曲《二泉映月》,我们可以不先介绍创作背景,不介绍作者身世遭遇,

6、让学生带着问题先认真地听一遍,叫学生对作品进行分段标注。过后,我们才对作品的综合知识进行介绍,然后再放一遍作品,让学生对自己的分段标注进行检查。最后教师对作品的旋律、节奏等细节进行详尽的解析。通过这样的课堂安排,学生经动手动脑,无疑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锻炼了学生鉴赏音乐作品的能力。再通过教师对作品本质、内涵的讲解,学生对作品的认识上到了更高的层面。为了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认识,我们可以把学习内容与其它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把音乐与舞蹈、音乐与美术有机融合起来。但这些永远只是音乐教学的辅助手段,不是我们学习的主体

7、。主次不分,意味着音乐教学的失败。因此,在注重综合的同时,我们更应该重视音乐的个性,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应正确理解和运用多种艺术、多门学科的关联辅助作用,把重点放在音乐本质和内涵上。三、新课改中教师角色的改变音乐作为一门学科,有其特殊性和规律性,因此需要教师来传授。但传统的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教学方式同音乐课程改革是背道而驰,大相径庭的。为了适应课程改革,大多数教师把自己从传统的角色中解脱出来。然而,对于角色的转变过程,转变的方向却千姿百态。如有一堂公开课,课题是欣赏《蒙古民歌》教师在课堂上把自己扮成能歌善舞,多才多

8、艺的演员,忽略了学生的存在价值。整堂课成了教师展示才艺的舞台,教师角色在课堂上依然是主角,尽情地“为人师表”着,学生还是看客和听众,无法主动来学习。但也有矫枉过正的,整堂课都由学生放搜集的资料幻灯片,教师就坐在底下听,一言不发。这与一堂自习课有何区别?教学教学,教在学的前边,说明在课堂上教师永远都应该是主角,整堂课的开始、高潮、结束,教师都起来主导作用,但这不并是说教师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