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

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

ID:5416835

大小:1.60 MB

页数:77页

时间:2017-12-10

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_第1页
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_第2页
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_第3页
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_第4页
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_第5页
资源描述:

《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SquamousCellCarcinomaAntigen瑞典康乃格诊断公司全国免费产品支持专线:8008101531内容提要ßSCCA结构功能ßSCCA临床意义ß康乃格SCCELISA试剂介绍SCCA概述1.肿瘤相关抗原TA-4是由子宫组织中提取的一种糖蛋白。SCC是它的提纯成分,具有较强的抗原表达能力,简称为SCC抗原或SCCA。2.SCCA广泛存在于不同器官正常组织(含量极微)和恶性病变的上皮细胞中。3.血清中至少有四种形式的SCCA:¾游离SCCA1,¾游离SCCA2,¾以及与相对应的丝氨酸蛋白酶结合的复合物。S

2、CCA研究历史¾1977年自宫颈癌细胞组织分离出肿瘤相关抗原TA-4¾1984年电泳分离成功(>10种蛋白质)¢酸性:等电点5.9-6.2¢中性:等电点6.3-6.6¾1991年获得SCCAcDNA¾1995年染色体定位于18q21.3SCCA基因结构18q21.3PI8BomapinPAI2SCCA1SCCA2HeadpinMaspinSCCA:存在2种不同的基因产物与其他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基因一起,位于18q21.3染色体上,2个基因前后纵向排列;SCCA基因包括8个外显子,其中,外显子8含有作用点(ReactiveSiteLoop,

3、RSL),此环状结构决定了不同丝氨酸蛋白酶的特异性。SCCA生物学特征¾属于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serpin)家族--serineproteaseinhibitors¾SCCA1与SCCA2的目标靶位RSL不同¢SCCA1抑制组织蛋白酶(cathepsin)L,S,K¢SCCA2抑制组织蛋白酶(cathepsin)G,以及肥大细胞的凝乳蛋白酶(chymase)¾SCC参与细胞凋亡调控:SCCA表达的增加可以使癌细胞通过抑制细胞凋亡途径而对机体的几种细胞自杀机制产生抵抗性。SCCA1vsSCCA2SCCA1和SCCA2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CC

4、A1:CrossclassCysteinproteaseinhibitor;CatL,CatKSCCA2:Serpin;CatG,MastcellchymaseSCCA1和SCCA2的主要区别是在RSL(reactivesiteloop)处SCCA1:TAVVVVELSSPSTSCCA2:TAVVGFGSSPTSTSCCA基因重构18q21.3PI8BomapinPAI2SCCA1SCCA2HeadpinMaspin通过异源性交联技术(heterologouscrossover)串起SCCA1和SCCA2基因A1A2A1/a2a1a2a1a

5、2/A1A2内容提要ßSCCA结构功能ßSCCA临床意义ß康乃格SCCELISA试剂介绍SCCA临床意义(一)SCCA是一种特异性很好的鳞癌肿瘤标志物;有助于所有鳞状上皮细胞起源的癌症诊断:子宫颈癌食管癌外阴癌肺癌(非小细胞肺癌)头部/颈部癌症肛门肿瘤¾ELISA法:正常血清临界值<1.5ng/mLSCCA是最早用于诊断鳞癌的肿瘤标志物SCCA临床意义(二)全球肿瘤发生发生*1000总的发生*死亡*10001000肺癌LungM772F265(1037)259(921)230食道癌EsophagusM213F103316286咽癌phary

6、nxM258F105363197宫颈癌Cervix371371190喉癌LarynxM118F1713674鼻咽癌NasopharynxM40F185735SCCA临床意义(三)¾对子宫颈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含量与肿瘤侵犯程度及有否转移有关¢疗效监测,指导治疗¢提早指示复发¾辅助诊断肺鳞癌¢其水平与肿瘤的进展程度相关¾食管鳞癌的预测¢阳性率随病情发展而上升¾其他鳞癌的诊断和监测¢头颈癌、鼻咽癌、外阴、膀胱和肛门小管癌、皮肤癌等SCCA临床意义(四)上皮细胞的恶变---诊断、预后、治疗监测和随访¾腺状细胞癌例如:结-直肠癌,卵巢癌,前列腺癌

7、;相关的肿瘤标志物为CEA、CA242、PSA、CA125¾鳞状细胞癌例如:子宫颈癌,肺癌,皮肤癌等;相关的肿瘤标志为SCCA、Cyfra21-1宫颈癌的流行病学¾女性的第二位致死性肿瘤(每年新发约470,000例)≈75%见于发展中国家东亚(中国、日本等)-----52,000欧洲--------------------30,000(65,000)南美--------------------49,000≈90%为鳞状细胞癌(其余为腺癌)¾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导致子宫颈癌的主要诱因,其机制为HPV可抑制p53和pRb的抑癌作用。宫颈癌的

8、诊断和监测细胞学检查(宫颈刮片)•筛查/诊断阴道镜检查活检•监测细胞学检查(宫颈刮片)阴道镜检查SCCA测试•预后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SCCA测试宫颈癌的诊断治疗¾诊断¢体格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