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几何图形巧解向量问题.doc

用几何图形巧解向量问题.doc

ID:54234154

大小:13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15

用几何图形巧解向量问题.doc_第1页
用几何图形巧解向量问题.doc_第2页
用几何图形巧解向量问题.doc_第3页
用几何图形巧解向量问题.doc_第4页
用几何图形巧解向量问题.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用几何图形巧解向量问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用几何图形巧解向量问题北京市垂杨柳中学 刘占峰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与作用 本节是在复习完必修4第2章平面向量的概念、运算、坐标及应用整章知识后的一堂专题研讨课.教材一直坚持从数和形两个方面建构和研究向量.如向量的几何表示,三角形,平行四边行法则让向量具备形的特征,而向量的坐标表示,和坐标运算又让向量具备数的特征.所以我们在研究向量问题或用向量解决问题时,应具备数形结合思想.本节课让学生感受到数形结合在解题中的魅力,体会向量的工具性,因此本节课既是对前面所学的向量知识的巩固也为以后学生运用向量来解决数学问题奠定了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材处理 由于向量的坐标表示为我们用代数方法

2、研究几何问题提供可能,通常学生在处理向量问题时多选择数而忽略形.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因此在复习完本章(向量)基本知识后,结合我校文科学生实际,特增加了本节课,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借助几何图形处理向量问题的思考方向,逐步培养学生形成数形结合的思想.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面对教材的分析,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并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根据向量的线性运算及相关条件构造恰当的几何图形,解决向量有关问题. 情感目标:感受到数形结合在解题中的魅力,体会向量的工具性.   能力目标:提高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

3、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本节课的作用制定了教学重点是:通过平面几何图形性质与向量运算法则的有机结合,构造恰当的几何图形解决向量问题;渗透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提高学生的构造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整合能力.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教学难点是:如何构造恰当的几何图形.   四、教学手段和主要教学方法及学法   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对比法、启发式探索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运用学案、借助几何画板和实物投影来辅助教学.   通过探究、启发、引导学生对于用数的方法和形的方法来解向量问题形成对比,体会到用形的好处,培养用图的意识;采用启发式讲解、互动式讨论及操作的授课方式,培养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

4、题的能力;借助几何画板、实物投影的辅助教学,达到增加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   学情分析:我任教的两个文科班学生的学习愿望强烈、学习习惯较好,但是理解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良莠不齐.   解决措施:根据学生的不足和本节课的难点,设置了用几何图形对向量六个基本关系的描述,更通过试一试来搭台阶及能力提高的环节使学生学会对所学的基本知识的迁移和整合.   五、教学过程   1.探究引入   探究:(05年北京)若,,且,求与的夹角.   设计意图:这道北京高考题既可以用数的方法求解,也可用形的方法求解.通过比较两种解法的优劣让学生感受数形结合的简捷美.

5、更通过此题引出本节课的课题《用几何图形巧解向量问题》   已知:平面内任意两个非零的不共线向量、,用几何图形描述下列运算关系. (1);           (2);               (3); (4);         (5);         (6).   设计意图:学生用数形结合解决向量问题,最大的困难在于如何根据提议挖掘隐含条件构建恰当的几何图形,因此设计了这六个基本运算关系的向量表示,帮助学生在此基础上提高构图的能力,从而达到突破教学难点的目的.另外这六个题让学生从具体实例中发现结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并在结论的发现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讲练结合   试一试:

6、   (1)已知非零向量、,,则_________,与的夹角为________. (2)若非零向量、满足,则(   )    A.    B.    C.      D.   (3)已知向量与的夹角为,,,则__________. (4)设、、满足,,,,则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这四个题是对前面所介绍的六个图形的迁移与整合,培养学生的构图意识,提高学生的构图能力;处理方式采用学生相互协作在学案上完成构图,并用实物投影演示,教师点评,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探究意识.也为下面的能力提高作铺垫.   能力提高   (1)若、都是单位向量,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7、___.   (2)已知向量,,则求的最大值.   变式:若,,则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__.   (3)(2005浙江)已知向量,,对任意,恒有,则(  ). A.     B.     C.    D. 设计意图:此组题既能从数的角度解之,也能从形的角度解之.从数的角度能达到复习向量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目的,但运算量较大,从形的角度达到复习向量几何运算和培养学生构图能力的目的,让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