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作业”和“教学”和谐共舞.doc

让“作业”和“教学”和谐共舞.doc

ID:54728357

大小:3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20

让“作业”和“教学”和谐共舞.doc_第1页
让“作业”和“教学”和谐共舞.doc_第2页
让“作业”和“教学”和谐共舞.doc_第3页
让“作业”和“教学”和谐共舞.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让“作业”和“教学”和谐共舞.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让“作业”和“教学”和谐共舞——探讨小学语文课堂作业设计的几个关键词贺兰回小李常玲三年前,我校几个课题组都奏响了作业设计的号角。在一声声号角之下,“作业”这个词就像一根琴弦在我心底紧绷着,尽量督促自己每堂语文课有作业的设计,但并没有就此作深入细致的思考与实践。但我们在实施课题计划中,才清醒地认识到作业的实效性与教学一样重要。现结合自己平日的教学实际,与大家一起探讨有关“作业设计”的几个关键词。首先我要声明的是这里的作业,不同于课后作业、家庭作业,而是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当堂完成的一项教学任务或活动,即课堂作业。第一个关键词:目标这里的“目标”,从宏观

2、上可以理解为“学生发展成人”、“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从微观上可以理解为“年段目标”、“一堂课的教学目标”、“作业设计的目标”。在这里,我们着重探讨的是将作业置身于课堂教学之中的微观层面上的理解。判断一道作业题的设计是否优良,我觉得可以从两个角度去考查:其一,作业题是否紧扣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就作业功能来看,“检测、巩固、反馈”等功能的实现是基于教学目标的,任何游离于本堂课教学目标之外的作业,只能成为“教练分离”的批判对象。反过来说,一道优秀的作业设计能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两者相辅相成。其二,作业题是否体现语文能力的提高与甄别。即我们要思考的是这道作业

3、题背后的“含金量”,通过它我们可以提升学生哪些语文能力,是对语言的感知理解,是把握关键性词语的能力,是语言表达的能力,还是注重学生思维的拓展和综合归纳的能力,减少并杜绝非语文的作业设计。同时还要思考怎样在作业设计中让学生明确自己所要达成的目标,即让学生懂得完成了这道作业题我还有哪些不足。在学习六上《索溪峪的“野”》一课时,我发现课外语文同步练习上有这么一题作业:“请你为索溪峪写一则广告”。很明显这道题要考查的是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但却没有提出明确的要学生达成的目标或要求。如此宽泛、没有边界的写,叫学生如何写,让老师如何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

4、达能力的优劣的判定成了空话。我在本课教学中将其改为“请你为索溪峪写一则广告(要求内容结合课文,体现索溪峪的特点,语言活泼、有情趣,字数不少于10字)”。有学生写道:请不“野”的您,到“野”的索溪峪,把“野”带回家。——程然索溪峪“山野水野人野处处野”,快扑进“野”的怀抱,体验返璞归真的感觉吧!第二个关键词:生本“语文教学要走向生本”,即文本解读走向生本、内容选择走向生本、教学过程走向生本、反馈评价走向生本。课堂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样也要走向生本。所谓生本,即以学生为本。成尚荣说“教学的核心应是学生的学习,教学要从学生的学习出发,设计、展

5、开教学过程”。同样,课堂作业的设计也要从学生的学习出发进行设计,让学生亲历作业的过程,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习得方法,丰富语文素养。课堂作业一般都是教师为了检测、巩固学生所学而提前设计的,但最终完成作业的却是学生。所以,作为作业的设计者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学生喜欢这项作业吗,会带着怎样的情感去做?学生能完成这项作业吗,他们的作业起点是什么?学生有必要去做这项作业吗,作业背后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有什么意义?所有的一切都指向学生的发展,课堂作业的“设计”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千万要杜绝以考试成绩为本,以教师方便教为本,而是要通过以生为本的

6、课堂作业帮助学生自主建构,学好语文。在这里,我想提出三个值得注意的地方:一是作业设计尽量做到有情趣,让学生喜欢做。有一位教师在教学《小珊迪》一课时,在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诚实善良的小珊迪再也不会回来了。难道我们内心仅仅是锥心的痛吗?不!此时,我们百感交集……”在老师的引领下,相机出示作业:请你再一次读读全文,为课文添加色彩,并写出自己的理由,用它打动别人。读了课文,我想给添加,因为这样的作业积极调动了学生整个身心沉浸于文本,不仅理解了课文语言,而且涤荡了学生的精神世界。二是作业设计要让学生亲历作业过程。除了考查记忆水平,如果一道作业题的设计只是为了

7、让学生写出标准答案,而没有展开、体现学生学生求索答案的积累、理解、运用等思维过程,不能称之为好的作业。我在教学六上《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在整体感知环节,设计了一道作业: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边读边完成以下作业:读了这篇课文,我的心情,因为其中“”这个句子(或词语)带给我这种感受,我仿佛,深深地感受到这项作业贯穿着这么一个阅读思维过程,从整体——部分——整体的一个轮回,比较直观地展示了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即概括、选择、想象、归纳的思维脉络。三是作业设计要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生完成作业,不仅仅是检测、巩固,还要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习得方法,使学生“会学”

8、。上述的《只有一个地球》的作业设计,其实潜移默化地在引领学生做学习批注的方法,初读一篇课文的方法。第三个关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