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异常步态的分析与康复训练.doc

常见异常步态的分析与康复训练.doc

ID:54915715

大小:2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23

常见异常步态的分析与康复训练.doc_第1页
常见异常步态的分析与康复训练.doc_第2页
常见异常步态的分析与康复训练.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常见异常步态的分析与康复训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常见中枢性运动控制障碍异常步态的分析与训练步行训练是患者和家属最关心的项目之一,患者也常因疾病的影响或急切期待提高步行能力,而忽视了基础训练,诱发并强化了反向负荷动作,形成了各种异常步态。中枢性控制障碍患者的康复治疗目标之一就是在现有功能障碍基础上帮助患者实现较高水平的功能独立,步行是功能独立的基本要素之一。治疗师在制定训练方案之前应实施步态分析,针对患者的步行姿态、步行效率、关节及肌肉活动、平衡协调控制等多方面因素进行检查,以确定异常步态的特征及原因,以帮助确定治疗方案及选择辅助具。一、常用的步态分析方法最常用的步态分析方法为临

2、床观察法、录像观察、足印法和三维运动分析法。前三种经济实用,在临床上使用较为普遍;三维运动分析法是最为精确的步态分析方法,包括时间/空间参数测定、压力测定、表面肌电、气体代谢等方式,能够反映步态的运动学、动力学,相关肌肉活动及能量消耗的情况,需要运动捕捉系统、测力平台等器械,国际上已广泛使用。二、步态参数1步行周期是指一足着地到同侧足再次着地的过程,包括距离和时间参数。在正常步态中,步行周期开始于一侧足跟着地,结束于同侧足跟再次着地;在某些异常步态时,足跟不一定是足和地面首先接触的部位,那步态周期就可看成是一足某个部位接触地面到同

3、侧足再次接触地面的过程。步行周期可分为支撑相和摆动相两个相。(1)支撑相下肢接触地面和承受重力的时相,占步行周期的60%,包括:①早期(earlystance)包括首次触地(initialcontact)和承重反应(loadingresponse),正常步速时占步行周期的10%~12%。其中双支撑相为支撑足首次触地及承重反应期相当于对侧足的减重反应和足离地,由于此时双足均在地面,又称之为双支撑相。双支撑相是步行周期中最稳定的时期。②中期(midstance)即单支撑相,支撑足全部着地,对侧足处于摆动相,是唯一单足支撑全部重力的时相

4、,正常步速时大约为步行周期的38%~40%。③末期(terminalstance)指下肢主动加速蹬离(pushoff)的阶段,开始于足跟抬起,结束于足离地约为步行周期的10%~12%。(2)摆动相下肢在空中向前摆动的时相,占步行周期的40%,包括:①早期(initialswing)主要的动作为足廓清地面和屈髋带动屈膝,加速肢体前向摆动,占步行周期的13%~15%。②中期(midswing)足廓清仍然是主要任务,占步行周期的10%。③末期(terminalswing)主要任务是下肢前向运动减速,准备足着地的姿势,占步行周期的15%。

5、2步长(Steplength)也称步幅,指一足着地至对侧足着地的平均距离,可分为左侧步长和右侧步长,在异常步态中,两者可能差距很大。3跨步长(stridelength)由左侧步长和右侧步长组成,相当于一个步行周期的距离。4步速(velocity)指步行的平均速度(m/s),步速=步幅÷步行周期。5步频(cadence)指平均步数(步/min),步频=60(s)÷步长平均时间(s)。6步宽也称之为支撑基础(supportingbase),指两脚跟中心点或重力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也有采用两足内侧缘或外侧缘之间的最短水平距离。7足偏角(t

6、oeoutangle)指足中心线与同侧步行直线之间的夹角。左右足分别计算。一、常见异常步态步行周期中任何环节的改变,都可能导致步态异常,甚至引起病理步态,从而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一)异常步态分类(1)支撑相障碍下肢支撑相的活动属于闭链运动,足、踝、膝、髋、骨盆、躯干、上肢、颈、头均参与步行姿势。闭链系统的任何改变都将引起整个运动链的改变,远端承重轴(踝关节)对整体姿态的影响最大。①支撑面异常:足内翻、足外翻、单纯踝内翻和踝内翻伴足内翻、单纯踝外翻和踝外翻伴足外翻、足趾屈曲、拇趾背伸。②肢体不稳:由于肌力障碍或关节畸形

7、导致支撑相踝过分背屈、膝关节屈曲或过伸、膝内翻或外翻、髋关节内收或屈曲,致使肢体不稳。③躯干不稳:一般为髋、膝、踝关节异常导致的代偿性改变。(2)摆动相障碍摆动相属于开链运动,各关节可以有孤立的姿势改变,但是往往引起对侧下肢姿态发生代偿性改变;近端轴(髋关节)的影响最大。①肢体廓清障碍垂足、膝僵硬、髋关节屈曲受限、髋关节内收受限。②肢体行进障碍膝僵硬、髋关节屈曲受限或对侧髋关节后伸受限、髋关节内收。(二)临床常见异常步态及常用矫治训练方法异常步态的矫治是一个较为复杂而困难的问题,所以训练前,首先要进行全面的步态分析,找出步态异常的

8、原因和机理,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帮助改善步态。1.足下垂步态足下垂指摆动相踝关节背屈不足,常与足内翻或外翻同时存在,可导致廓清障碍。代偿机制包括:摆动相增加同侧屈髖、屈膝,下肢划圈行进,躯干向对侧倾斜。常见病因是胫前肌无活动或活动时相异常。单纯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