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doc

浅谈小学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doc

ID:54957673

大小:21.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25

浅谈小学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doc_第1页
浅谈小学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心理学研究则表明,读能发展儿童思维,培养儿童语感,因为许多语言具有模糊性,往往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只能凭语感去“破译”,才能感知和理解。读对培养语感有着独特的作用,学生语感越强,对课文的理解就越深。读,必须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的放矢地读,才能达到预定的目标。一、以读品词,训练语感文章的中心、作者的情感往往通过一些词、句或明叙或暗含,只有引导学生在这些关键词句上“咬文嚼字”,才能使学生的语感

2、不断上升。如《雨点》一文,引导学生抓住“睡觉、散步、跳跃、奔跑”这四个词,联系生活实际,领会词义,感受雨点分别落进池塘、小溪、江河、海洋里的不同形态,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二、以读悟文,增强语感精读课文抓住一些主要段落来读,读懂了这些段也就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读中心段,如《孔子游春》一课的第二段:“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连用四个比喻句,借水说理,因水导人。读过渡段,如《秦兵马俑》一课“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个过渡段点明兵马俑规模宏大和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两方面内容,引

3、导学生抓住具体描写这两方面的段落反复诵读,认真体会,感悟理解课文的语言。三、以读入情,培养语感一篇课文经过初度、精读、复读之后,教师进行总结,让学生再反复诵读,细心品味,这就是感情朗读。这种感情朗读既是一种思想感情的熏陶,又是一种审美的活动。课文是用语言文字来塑造艺术形象,让学生边读课文边在脑海中浮现出课文中描写的艺术形象,才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范读可以起到“传染语感”的作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注意自身情感的调节、引发、调动学生情绪,这样才能使学生进入课文描述的境界,获得准确、鲜明

4、的感知。如课文《秋姑娘的信》,通过秋姑娘的“信”,展现了一幅枫叶飘落、大雁南飞、青蛙冬眠、松鼠储食、小树穿“冬衣”的秋景图,表现了朋友之间的互相关心。怎样让学生走入这迷人的秋天呢?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秋姑娘来了,成群的大雁列队飞向南方,青蛙在地下睡着了……随着教师行动的语言描绘,学生仿佛身临其境,美的感受自然喷涌而出,从而达到“运用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使感知的美的表象分外丰富”(李吉林语)的目的,为培养其“长效语感”打下基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