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定义的解构和重构.doc

生产力定义的解构和重构.doc

ID:55150473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29

生产力定义的解构和重构.doc_第1页
生产力定义的解构和重构.doc_第2页
生产力定义的解构和重构.doc_第3页
生产力定义的解构和重构.doc_第4页
生产力定义的解构和重构.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产力定义的解构和重构.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生产力定义的解构和重构  摘要:生产力是什么?这并不是一个已经得到有效解决的问题。以往学界关于生产力的定义存在两个层面的问题:其一,只有关于人类物质资料生产的生产力定义。其二,即便是这个意义上的生产力定义,也存在偏差和不足。既然如此,只有重构新的生产力定义。而重构要想避免以往出现的种种偏失,就只有先定义一般意义的生产力概念,再分别定义各种特殊意义的生产力概念。一般的生产力可谓有生命的活动者取得所欲对象的活动能力。它分别有四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人类的物的生产力、动物的物的生产力、人类的生命生产力、动物的生命生产力。人类的物的生产力,即所欲之物的生产力,又有物质产品的生产力和精神产品的生产力之分。

2、其中,物质产品的生产力,就是被历史唯物主义所特别看重的“物质生产力”。  关键词:生产力;物的生产力;生命生产力;人类生产力;动物生产力  中图分类号:F01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07-0039-05  生产力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及后继历史唯物主义者用于解释社会历史的基本工具。  在解释人类社会历史方面,历史唯物主义之所以如此看重和强调生产力,除了在于认为它是其他各种社会因素的基础或社会结构的第一要素,还在于这个道理:“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

3、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①因此,恩格斯说:“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②由于“物质生活的生产”和“生产力”在历史唯物主义创始人那里属于同等概念,是对同一个事物的不同说法,所以,“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③,并且服从这一规律:“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

4、前,是决不会出现的。”④总之,生产力既决定社会形态,也决定人类历史的发展。  可是,生产力究竟是什么却并不是一个已经得到有效解决和没有问题的问题。  一、解��以往的生产力定义  我认为,以往学界关于生产力的定义存在两个层面的问题。  第一个层面的问题是只有关于人类物质资料生产的生产力定义。  自从世界学界有了“生产力”的术语以来,人们基本上都是从物质资料生产的视域来对生产力进行论述的。从“生产力”概念的首创者魁奈,经亚当・斯密、李嘉图、李斯特到马克思,再从马克思到今天的国内学界和国外学界,莫不如此。然而,是不是除了物质资料生产意义的生产力之外,就再没有其他意义的生产力?如果是没有,学界这样

5、论说生产力就是可以的;如果不是,这样的论说不说是错误的,也至少是片面的。那么,实际的情况究竟是怎样的呢?回答是“不是”。  首先,由于在物质产品的生产之外还有精神产品的生产,这就说明在物质生产力之外还有精神生产力的存在。事情很明显,人类除了有物质生活方面的各种需求,也有精神生活方面的各种需求,而用于满足人类精神生活方面需求的文学艺术作品和科学知识、人文知识和价值理念之类的精神产品,自然也是由人用精神生产力生产出来的。正因有此事实存在,所以在马克思那里,也有“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⑤的分类与表述,只不过马克思一直没有对后者展开专门的具体论述。既然事实上确实也有精神生产的存在,我们怎能只有物质

6、生产的生产力定义?  其次,在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之外,还有与这两种生产的性质截然不同的人类自身生命的生产,亦曰人本身的生产或人口的生产。人口的生产也是确确实实存在的,没有它就不会有人类后代的繁衍和世代的承续。既然人口的生产的存在不容置疑,那就一定也有人口生产的生产力。人口的生产不仅对人类的续存必不可少,而且同样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也具有不可忽略的重大意义。历史唯物主义有“两种生产的原理”,其创始人早在1845年写作《德意志意识形态》时就已有所论及,他们在开篇部分便提出了人类既有满足其衣、食、住等需要的物质资料的生产,也有“生命的生产”的观点,认为这二者都是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力,

7、并由此总结道:“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⑥后来他们到了晚年,在研读了人类学家摩尔根的《古代社会》等著作后,又更加明确地论述了“两种生产的原理”。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第一版序言中说:“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