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2 信用风险计量.ppt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2 信用风险计量.ppt

ID:55636011

大小:1.18 MB

页数:136页

时间:2020-05-22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2 信用风险计量.ppt_第1页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2 信用风险计量.ppt_第2页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2 信用风险计量.ppt_第3页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2 信用风险计量.ppt_第4页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2 信用风险计量.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2 信用风险计量.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第三章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第二节信用风险计量第一阶段专家判断法信用评分模型第三阶段违约概率模型信用风险计量的发展阶段内部评级体系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第二阶段信用风险对应的资本要求补充内部评级知识内部评级≠给客户确定信用等级补充内部评级知识1、含义现代意义下的内部评级的主要目的是服务于正确的估计商业银行资产组合所承载的信用风险的大小、更合理的配置资本充足监管的要求。仅仅是一个评级远远不够,我们至少要知道某个借款人可能违约的概率(PD)——客户信用评级,以及在该借款人违约时,他的某项具体借款的损失情况(LGD)——债项评

2、级违约率/客户信用评级内部评级违约损失率/债项评级补充内部评级知识预期损失=违约率×违约损失率×信用敞口补充内部评级知识早期的内部评级是一维的,是笼统的把客户和业务放在一起,统一计算一个损失率预期损失=违约损失率×信用敞口住房贷款、汽车贷款、消费贷款等个人资产业务,往往更适合采用一维评级法期限结构、宏观经济状况、国别、借款人类型补充内部评级知识2、地位是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第一道栅栏。既是满足新巴塞尔协议监管需要的基础性工作,同时也是商业银行把握自身承载的信用风险的基准性工作内部评级不仅在授信审批、贷款定价、限

3、额管理、风险预警等基础信贷管理中发挥决策支持作用,而且也是信贷政策、计提准备金、分配经济资本以及进行经风险调整的绩效考核的重要基础。补充内部评级知识内部评级与内控测评一、客户信用评级1.客户信用评级的基本概念(1)客户信用评级含义客户信用评级是商业银行对客户偿债能力和偿债意愿的计量和评价,反映客户违约风险的大小。客户评级的评价主体是商业银行,评级目标是客户违约风险,评价结果是信用等级和违约概率(PD)。一、客户信用评级(2)客户信用评级的功能——符合《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要求第一,能够有效区分违约客户——不同信用等

4、级的客户违约风险随信用等级的下降而呈加速上升的趋势第二,能够准确量化客户违约风险,即能够估计各信用等级的违约率,并将估计的违约概率与实际违约频率的误差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第二节信用风险计量(3)违约定义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定义,当下列一项或多项事件发生时,债务人即被视为违约:①商业银行认定,除非采取追索措施,如变现抵押品(如果存在的话),借款人可能无法全额偿还对商业银行的债务。②债务人对于商业银行的实质性信贷债务逾期90天以上(含)——次级贷款。若债务人超过了规定的透支限额或新核定的限额小于目前余额,各项透支将

5、被视作逾期。第二节信用风险计量③以下情况将被视为可能无法全额偿还债务:第一,银行停止对贷款计息——逾期90天以上的贷款停止计提应收未收的利息第二,在发生信贷关系后,由于信贷质量出现大幅度下降,银行冲销了贷款或计提了专项准备金第三,银行将贷款出售并相应承担了较大的经济损失补充贷款出售贷款出售是指商业银行在贷款形成之后,将贷款债券出售给第三方,重新获得资金来源并获取手续费收入的一种业务方式。贷款出售创新于1983年,它是20世纪80年代国际金融市场走向证券化时大银行为了夺回它们失去的份额而进行的创新,贷款出售与贷款证

6、券化最根本的区别在于贷款出售只是将贷款的全部或一部分所有权从发起银行转移出去,贷款资产本身不发生任何实质性变化;而贷款证券化则将贷款组合转变为可在资本市场上买卖的证券,创造出了新的投资工具,资产性质发生了变化。第二节信用风险计量第四,银行同意消极债务重组,由此可能发生较大规模的减免或推迟偿还本金、利息或费用,造成债务规模减少第五,就借款人对银行的债务而言,银行将债务人列为破产企业或类似的状况第六,债务人申请破产,或已经破产,或处于类似状态,由此将不履行或延期偿还银行债务补充:贷款五级分类1998年5月,中国人民银

7、行参照国际惯例,结合我国国情,制定了《贷款分类指导原则》,要求商业银行依据借款人的实际还款能力进行贷款质量的五级分类,即按风险程度将贷款划分为五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后三种为不良贷款。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2002年1月1日起,在我国各类银行全面推行贷款风险分类原则。补充:贷款五级分类一、正常贷款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一直能正常还本付息,不存在任何影响贷款本息及时全额偿还的消极因素,银行对借款人按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有充分把握。贷款损失的概率为0。补充:贷款五级分类二、关注贷款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

8、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如这些因素继续下去,借款人的偿还能力受到影响,贷款损失的概率不会超过5%。例如未按约定使用贷款补充:贷款五级分类三、次级贷款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需要通过处分资产或对外融资乃至执行抵押担保来还款付息。贷款损失的概率在30%-50%。例如:借款人经营亏损,并且难以获得补充来源补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