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校友访谈录——陈昌笃教授-论文.pdf

西南联大校友访谈录——陈昌笃教授-论文.pdf

ID:55640559

大小:362.94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5-22

西南联大校友访谈录——陈昌笃教授-论文.pdf_第1页
西南联大校友访谈录——陈昌笃教授-论文.pdf_第2页
西南联大校友访谈录——陈昌笃教授-论文.pdf_第3页
西南联大校友访谈录——陈昌笃教授-论文.pdf_第4页
西南联大校友访谈录——陈昌笃教授-论文.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西南联大校友访谈录——陈昌笃教授-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西南联大校友访谈录——陈昌笃教授口刘萍陈昌笃先生是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我国著名生态学家,中国生态学会的创始人之一,也是我国景观生态学的奠基人之一。陈先生1927年出生于湖南省新宁县,1939年起在湖南新宁县楚南摘要:对我国著名生态学家、北京大学陈昌笃教授教育经历的中学就读初中,1942年起在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访谈,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教育的严格、西南联大自由开放等教育特点,以及1946年回迁平院附中就读高中,1945年就读西南联大本科,1946津复校的辗转历程。战时条件虽举步维艰,老一辈学者求学奋起在清华大学地学系学习,1950—19

2、53年在中科斗振兴国家之心始终不变,他们的受教育之路。也映射了民国院植物所攻读植物生态学研究生,1957-1959年和以来我国教育的史实和变迁。1981-1982年期间分别在苏联列宁格勒大学和美关键词:陈昌笃;西南联大;蓝田国师附中国亚利桑那大学进行访问研究。选择访谈陈昌笃先中图分类号:G649生,缘起于他有西南联大和清华的教育背景。他的文献标识码:A求学之路恰好经历了西南联大师生穿越大半个中国,一路辗转,历经艰辛,回迁平津故园复校的最后文章编号:1672-0717(2013)05一-0060一-05时期,而后又在清华继续学业。收稿日期:2013—436—23陈昌笃先

3、生高中就读的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作者简介:刘萍(1976一),女,江苏南京人,北京大学城市与附中和他打算高中毕业后投考的国立师范学院,都环境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教育史研究。是创建于抗日烽火弥漫之际的重要战时学校。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由教育家廖世承先生于1938年创立,是中国第一所国立师范学院,开各省独立师范学院之先声。廖先生任事之初,以“教师为学校之命抗El战争打了八年,西南联大也存在了八年,期脉”,遍邀贤达来此任教,学校聚集了很多知名学者间汇集了一批著名专家学者,培养出大批杰出人才,及外省名师,包括一些原清华北大的老师,如著名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著名高等学府,并

4、已形成现古文学家、文史专家钱基博先生也应邀前往蓝田任代意义上完整的大学教育制度。西南联大所取得的国文系主任,钱先生之子钱钟书也曾在该校任英文教育成就,甚至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成为一个奇迹。系主任。偏僻的蓝田小镇由于师范学院的建立,竟西南联大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三校于使得“读书本为空白的小镇,在学校停驻的那几年,1938年5月4日合并而成,抗战结束后于1946年5月4居然能在书店买到朱光潜和林语堂的书,甚至哥伦日解散,三校分别迁回平津复校。西南联大的实际比亚大学也要与它交换图书资料。国师附中则是管理者是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他从1931年起1940年廖世承先生呈

5、请国民政府中央教育部创立执掌清华,实行“大学独立和教授治校”,一举奠定的。国立师范学院教育系教授朱有珊为附中主任。了清华的治校风格,1946年清华大学回迁北京复校l944年,长沙等地失守,附中随国立师范学院一起后依然延续西南联大之风。①国立师范学院1943级学生,长沙人何大基在《忆蓝田时期的国师》中回忆:镇上读书本为一片空白。后来却能在书店买到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和林语堂的《生活的艺术》。见刘见华.抗战流亡学校系列之二“国师”一场蓝田旧事.湖湘地理第127期。http://channe1.rednet.cn/gdxw/Geography/GW120723/<<<6000

6、00I西南联大校友访谈录一陈昌笃教授由蓝田西迁溆浦,l950年和湖南其他中学合并,完能上附中不容易,首先很难考,招生考试严,另外附成了其历史使命。附中存在十年,师资优良,教育严中离我家很远,路途也要花些钱。但学校各方面的格而又活泼生动,奠定了人才坚实的知识基础。陈设施好,有专门的校舍,宿舍是两层的砖瓦楼,一楼昌笃先生在口述中也反复强调附中教育对其一生影房间相对宽敞,条件好些,给老师住,师范学院的响之巨,并奠定了他El后的学术方向。一些教授也住在里面,包括国文系主任钱基博教授现已87岁高龄的陈昌笃先生完全是在战火和一家,二楼给学生住宿,我当时就住在楼上。附中老迁徙中完成

7、中学直至大学时期的教育,当时条件虽师教学水平高,由于老师有一部分是外地人,接触举步维艰,但求学奋斗振兴国家之心始终不变。正外面世界比较多,视野宽,教学要求严格,学校学风如联大校歌所唱“绝微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好。在附中学习生活的几年对我一生影响都很大,血”,这种“多难殷忧新国运”的精神始终牢系于这甚至影响到我此后的专业选择,因为附中在山区,一代的学者身上。周围都是树木植物,在野外接触比较多,因此我从那时就开始对植物感兴趣,对植物和环境的关系,访谈记录也就是生态比较感兴趣。我后来的专业和研究也是按着这个方向在走。访谈时间:2013年5月17El晚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