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典油画技艺

浅谈古典油画技艺

ID:5583941

大小:28.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7-12-19

浅谈古典油画技艺_第1页
浅谈古典油画技艺_第2页
资源描述:

《浅谈古典油画技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古典油画技艺【摘要】:就欧洲油画而言,构成绘画语言的根本要素有三个基本点:造型、色彩、材料技法。造型和色彩己被我国众多的艺术家、美学家进行全方位的探索和实践,并被社会接受和肯定,为造型语言和色彩语言这两大系统审美价值的实现,材料作为载体在绘画中长期扮演着间接的技术角色。历史的原因,中国油画教育是建立在对欧洲近300年来形成的“直接画法”体系之上发展至今的,而对欧洲优秀传统绘画发展有2000年历史的“间接画法”体系则缺乏足够的认知和借鉴(本文论述的油画技术为形成时间大约在十四、五世纪的“间接法”,即俗称的古典多层透明画法。)现代油画是以古典油画乃至油画史前的

2、一些绘画技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现在很多画家已经放弃了各种传统上严谨的油画技法,因此缺乏可靠的技术基础,通常,人们在使用各种制作方法时,既缺乏有关的材料知识,又缺乏鉴别判断能力。有些画家甚至担心,假如过分地关心技术,他们的艺术个性就会受到损害。其实,精神的自由是以可靠的技术为基础的,有关油画的技法材料,对所有油画家来说,不管他属于哪一个画派,都应以最好的方式正确地使用技法材料,这样才能奠定发展个人风格的牢固基础,同时也才能创作出更加精美,更加耐久的艺术作品来。中国引进西方美术教育近一个世纪,造型和色彩的教学在渐成体系,材料技法等技术手段却一直没有上得了堂奥,我们

3、习惯地把绘画材料技法看做是艺术的物质载体和过程,是日常积累起来的技术技能经验,自然把对材料语言规律的研究放在形而下的位置上。我们的专业处于初级阶段,首先面临的问题是重新客观地、深刻地认识欧洲传统绘画语言的发展规律,调整我们的艺术思维,以技术为主线,贯穿起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鉴于我国目前油画创作及教学中对欧洲古典油画技法材料方面研究的不足和美术界普遍存在的轻视油画技法材料的现状,本文从欧洲古代大师及其优良传统出发就古典油画的功能,材料、形式、技巧、精神传达等方面分析古典油画的技术美感。同时也是从现代信息社会的角度对欧洲古典油画材料技法进行一个学习和梳理的过程【关

4、键词】:古典油画技术材料一;技术和绘画技法古典油画技法是一种透明画法,有别于印象派的厚涂法。具体步骤为:1、在细棉布或细麻布上用“油画底料”做底子,干透后再做一次,干透后磨去凸起的颗粒待用;2、用铅笔仔细起稿,应详尽、准确;3、用熟褐、培恩灰、锌白调成淡灰色勾轮廓,待干透;4、用熟褐、培恩灰、生赭、锌白调成渐变色阶,画成一幅素描状的单色画,如同发黄的老照片,待干透后,用沙皮磨去凸起部分;5、用去色调色油(整瓶油看上去不发黄,无色透明)调制油画色,至透明状。分层给单色画上色,一层干透后,磨平,再上一层,由暗至明,层层渲染。犹如给黑白照片上色。也可每次上色后用油画

5、刀砑光,直至出现镜面效果;6、全部干透后(一般6个月)上“上光油”,干透后再上一次。、古典油画的依托材料18-①颜料,分矿物质和化学合成两大类。最初的颜料多为矿物质颜料,由手工研磨成细末,作画时才进行调和。近代由工厂成批生产,装入锡管,颜料的种类也不断增加。颜料的性能与其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关,调色时,化学作用会使有些颜料之间产生不良反应。因而,掌握颜料的性能有助于充分发挥油画技巧并使作品色彩经久不变。②画笔,用弹性适中的动物毛制成,有尖锋圆形、平锋扁平形、短锋扁平形及扇形等种类。③画刀,又称调色刀,用富有弹性的薄钢片制成,有尖状、圆状之分,用于在调色板上调匀颜料

6、,不少画家也以刀代笔,直接用刀作画或部分地在画布上形成颜料层面、肌理,增加表现力。④画布,标准的画布,是将亚麻布或帆布紧绷在木质内框上后,用胶或油与白粉掺和并涂刷在布的表面制作而成。一般做成不吸油又具有一定布纹效果的底子,或根据创作需要做成半吸油或完全吸油的底子。布纹的粗细根据画幅的大小而定,也根据作画效果的需要选择。有的画家使用涂过底色的画布,容易形成统一的画面色调,作画时还可不经意地露出底色。经过涂底制作后,不吸油的木板或硬纸板也可以代替画布沙子,木板,硬纸板,等等你能想的喜欢的什么材料都可以作为特殊油画技法用的材料19、古典油画的写实特征20-21古典油

7、画肌理与笔法的技术美21-25、古典油画的肌理21-22笔触22-25古典油画局部完成法的技术美感25-26、古典油画的色层技术26-29古典油画的色层规律26-27、底色技术27-29古典油画的固有色用色体系29-30古典油画科学严谨的明暗素描体系30-33精神转化对古典油画的材料技法变化的影响37-3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