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女性环境意识探究

中国城市女性环境意识探究

ID:5598951

大小:3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2-19

中国城市女性环境意识探究_第1页
中国城市女性环境意识探究_第2页
中国城市女性环境意识探究_第3页
中国城市女性环境意识探究_第4页
中国城市女性环境意识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城市女性环境意识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城市女性环境意识探究  目前,人们对环境意识的概念界定并没有达成共识,比较主流的观点是:环境意识包括环境知识、环境价值观、环境保护态度和环境保护行为四个环节。环境行为作为环境意识的一个方面,其研究也比较广泛。近年来国内也出现了一些对环境友好行为与性别关系的研究,有学者认为,“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表明,中国城市居民的环境关心确实存在着性别差异,这与国外一些已有研究的发现是一致的。”(洪大用、肖晨阳,2007)还有学者进一步研究表明,“中国城市居民中,男性所作出的环境友好行为比例低于女性,而女性的环境友好行为更倾向于一些私人领域内的日常生活环境行为。”(龚文娟,

2、2008)一项关于环境关心的性别差异研究表明:“如果剔除环境知识的作用,所有自变量对环境关心的解释力度(R平方)将不到10%。”(洪大用、肖晨阳,2007)这10%的内容中环境意识占多大的比例呢?根据已有的研究,认为女性的环境友好行为多于男性,那么中国城市女性的环境意识处于什么层次呢?这就是本文试图探讨的问题。一、理论假设与数据变量8本文的基本假设是:女性的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显著相关;女性的环境意识与受教育、年龄、婚姻、收入、单位性质等情况有关。基于社会化和劳动分工的性别差异这两种理论假设,女性在社会化过程中被期待为家庭的主要照顾者,较之男性承担着更多的家务劳动

3、,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有更多的机会进行环境友好行为。那么女性的环境意识就通过她们的环境友好行为有了展示的机会。同时,人们的环境意识大多是通过教育、媒体宣传等方式建立起来的。女性的关注点与男性是不同的,男性更注重经济、政治等宏观问题,女性则倾向于消费、生活等微观问题;婚姻对于女性的影响要大于男性;在现代社会中,女性的教育水平、收入状况等也与男性有普遍差异。这些情况都对女性的环境意识产生影响。基于这种分析,本文的具体操作化假设为:假设1a:女性的受教育程度与环境意识成正相关;也就是说,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环境意识就越强;假设1b:已婚女性较之未婚女性环境意识要更强;假设

4、1c:女性的年龄与环境意识成正相关;年纪越大的女性其环境意识越强;假设1d:女性的收入与环境意识成正相关。8本文的数据采用200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城市部分关于环境问题的数据。在全国实施问卷调查的抽样城市中,最后完成样本5078人,其中有效样本5073人,有效回收率约为99%。本文着重对于城市女性居民的环境意识进行研究,所以选取了总样本中性别为女性的样本,共3059人。女性的“环境意识得分”为本文的研究变量。另外,环境意识能够对环境友好行为产生影响,因此,本文也将对女性的环境友好行为做描述性分析。本研究的预测变量包括教育程度,这是一个定类变量,分为文

5、盲、小学及私塾、初中、高中(包括中专及技校)、大专以上。婚姻情况分为已婚和未婚,离婚后未婚、离婚后已婚、丧偶未再婚、丧偶后再婚,本研究把这几种情况综合为已婚和未婚两种。年龄和收入是连续变量。二、分析和发现8对问卷中10项环境友好行为进行描述性统计,发现“垃圾分类投放”、“与自己的亲戚朋友讨论环保问题”、“主动关注媒体中报道的环境问题和环保信息”这三项环境友好行为,女性居民回答“偶尔”、“经常”的比例明显高出平均水平。“采购日常用品时自己带购物袋”、“对塑料袋反复利用”这两项环境友好行为也较之平均水平略高。而“为环保捐款”、“积极参加政府和单位组织的环境宣传教育活

6、动”、“积极参加民间环保团体举办的环保活动”这三项环境友好行为中女性回答“偶尔”、“经常”的比例与平均水平基本持平,“自费养护树林和绿地”、“参加要求解决环境问题的投诉和上诉”这两项环境友好行为中回答“偶尔”、“经常”的比例略低于平均水平。这说明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做出的环境友好行为要高于在公共领域做出的环境友好行为。这主要与女性的生活经历相关,因为女性采购、投放垃圾等活动要明显多余男性,这使得女性有比男性多的机会做出此类环境友好行为;而在公共领域內,男性处于主导地位,在公共领域內的环保行为多与单位、收入相挂钩,因而“为环保捐款”、“积极参加政府和单位组织的环境宣传

7、教育活动”、“积极参加民间环保团体举办的环保活动”这三项环境友好行为中女性回答“偶尔”、“经常”的比例与平均水平基本持平;女性的收入水平平均低于男性,因此,在涉及到金钱花费的环境友好行为上,女性的参与比例则要低于平均水平。可见,女性的环境友好行为并非完全高于平均水平。通过对环境意识与环境友好行为的简单交互分类分析,二者具有显著性关系,并且其解释力均高于0.5。下面,笔者尝试以三个模型来解释教育、年龄、婚姻、收入、单位类型对于女性环境意识的影响。把环境意识得分与教育、年龄、月收入、单位性质、婚姻状况分别进行线性回归分析,获得了五个模型:8对这五个模型进行F检验发现

8、,教育、年龄、月收入对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