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doc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doc

ID:56115973

大小:3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6-19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doc_第1页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doc_第2页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doc_第3页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doc_第4页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研究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领域: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2.过程和方法领域:(1)学生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索的全过程和方法。(3)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建立物理概念,归纳学习科学规律的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领域:(1)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勇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的原理。(2)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探究创造的心理品质及互相协作的团队精神。(3)乐于参加观察、实验等科学实践。二、教学准备:知识准备:光的反射概念、光的折射概念、凸、凹透镜对光线的

2、作用、像的概念教具准备:蜡烛、火柴、凸透镜(f=10cm)、光屏及光具座若干组、多媒体课件三、教学设计思路:本设计的内容包括五个环节:一是创设情景提出问题;二是观察实验提出猜测;三是设计方案实验探究;四是分析归纳找出规律;五是联系实际延伸思维。引导学生实验,并从实验中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是本设计要突破的难点。方法是:引导学生通过两个体验活动,猜想影响凸透镜成不同像的因素是物距,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得出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过程是本设计要突出的重点。方法是: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重组,分析成像情况找出规律。关注学生的差异性,为了让每一个学

3、生得到发展,在学生实验探究中渗透分层递进教学思想。完成本设计的内容需一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课件]照相机及其成像情景图2、[课件]电影放映机及其成像情景图3、[提问]同学们,你们看了以上两种成像情况,你们有什么疑问要问老师吗?4、[学生提问]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老师聚合学生问题。引出课题:凸透镜成像规律(二)观察实验,提出猜测[观察]用手中的凸透镜观察自己手指的指纹。[实验观察]用手中的凸透镜使窗户在屏上成像,观察光屏上成像情况[提问]同学们,为什么同一个凸透镜,有时成放大正立的像,有时成缩小倒立的像?是什么因素影响了所成像的正倒、大小呢?[猜想]成像的物体

4、到凸透镜的距离(三)设计方案实验探究[分组讨论](1)实验设计思想(2)实验具体操作步骤(3)实验过程中观察什么现象?记录哪些数据?[班内交流]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课件]实验装置图[提问]你是如何理解物距、像距的概念?[交流]让学生学会从物理现象中建立物理概念。[阅读]学习活动卡46页探究部分的内容。[交流]学习活动卡建议的实验探究的方法和你有哪些不同之处?——减少实验的盲目性。[激趣]同学们,老师已为你们准备了“知识小点心”,希望实验完成快的小组到老师这儿领取,我们来比一比,哪组“吃”的“点心”越多。(知识小点心:延伸性实验探究题)[自主活动]学生实验探究,找寻烛焰通过凸透镜所成的不同

5、的像,并记录物距和像距教师巡视关注学生,把某些小组存在的问题提出来请同学们分析,加以帮助。同时,先完成实验的同学领取“小点心”继续探究。(四)分析归纳,找出规律[数据汇总]6到8个小组汇报实验时观察到的成像情况和对应的物距、像距,填入表格[自主活动]选取表中数据中错误的物距、像距重新实验,分析错误原因,加深对像的理解[班级讨论]引导学生将物距、像距和凸透镜的焦距、二倍焦距进行比较,找出凸透镜成像规律。(五)联系实际,延伸思维[课件]凸透镜成像(flash)[学生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班级交流](1)开始时,同学们用凸透镜看自己的指纹,实际上你们通过凸透镜看到的,是你的实际指纹吗?(2)你

6、能说出像的性质吗?(3)此时手指距凸透镜的距离与焦距比较,有什么关系?在实际生活中,当你遇到什么困难时,你可这样运用凸透镜。(六)布置作业实验知识总结分析:物体放在焦点之外,在凸透镜另一侧成倒立的实像,实像有缩小、等大、放大三种。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实像越大。物体放在焦点之内,在凸透镜同一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越大,像距越大,虚像越大。在光学中,由实际光线汇聚成的像,称为实像,能用光屏承接;反之,则称为虚像,只能由眼睛感觉。有经验的物理老师,在讲述实像和虚像的区别时,往往会提到这样一种区分方法:“实像都是倒立的,而虚像都是正立的。”所谓“正立”和“倒立”,当然是相对于原物体而言。平面镜

7、、凸面镜和凹透镜所成的三种虚像,都是正立的;而凹面镜和凸透镜所成的实像,以及小孔成像中所成的实像,无一例外都是倒立的。当然,凹面镜和凸透镜也可以成虚像,而它们所成的两种虚像,同样是正立的状态。那么人类的眼睛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呢?我们知道,人眼的结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那么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根据上面的经验规律,视网膜上的物像似乎应该是倒立的。可是我们平常看见的任何物体,明明是正立的啊?这个与“经验规律”发生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