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怎才能让工人不怠工.doc

案例1:怎才能让工人不怠工.doc

ID:56126874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6-20

案例1:怎才能让工人不怠工.doc_第1页
案例1:怎才能让工人不怠工.doc_第2页
案例1:怎才能让工人不怠工.doc_第3页
案例1:怎才能让工人不怠工.doc_第4页
案例1:怎才能让工人不怠工.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案例1:怎才能让工人不怠工.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怎么才能让工人不怠工?------深圳楼白金制衣厂管理案例1999年11月11日。已是晚上十点钟了,深圳金坚制衣厂的老板楼百金仍然坐在办公室里发呆。目前,他的工厂正在为一个欧洲客户赶制一笔大订单。对方是一个值得长期合作的重要客户,订单大并且稳定,但交货期要求很紧,对质量也很挑剔。为了这批货,他工厂的200多名工人,每天工作12个小时,已经有7天没有休息了。这些天来,楼百金和工人们一样,每天都守在工厂里,熬得两眼布满血丝。随着车间里越来越缓慢的车衣声,楼百金的心也越来越沉。他知道,工人们开始放慢速度了。制衣行

2、业的人都知道,一个工厂的车衣声反映了它的生产效率。急速连片的车衣声表示工人们正在努力干活;反之,则表示公认的工作量不饱满。工人为什么不愿意干活呢?可能是有些累了,但更可能是怠工。但是,如果这个订单不能如期完成,他的工程不仅要支付昂贵的飞机运费,还会失去客户的信任。如何才能让工人更主动地干活呢?这个经常困扰楼白金的难题,此时变得更加尖锐。楼百金盯着他办公桌上那个超大的、压在他看过好几遍的《美国企业家精神》那本书上的“發”字麻将牌,陷入了沉思。这个“發“字麻将牌是楼百金的幸运牌。而现在,楼白金盯着他的“幸运牌”

3、苦笑了。在竞争激烈的深圳制衣行业,要“发”谈何容易。楼白金和他的金坚制衣厂1956年出生于浙江萧山农村的楼百金,1973年初中毕业后辍学为农,1976年不甘心一辈子当农民的楼白金,到湖北省一个地质队当了民工。1980年,他回到了家乡,当上了村办企业化工原料推销员。那段时间,他坐火车跑遍中国大江南北。1991年,不安分的他,他只身到深圳闯天下。最初的生活十分艰难,靠每天只吃两个一元钱的饭盒支撑了半年多。后来事情有了转机,楼百金进了一家深圳电子厂当推销员,从而赚了他人生的第一桶金。1996年,当深圳众多制衣厂为

4、降低成本纷纷内迁之际,楼百金用尽了自己的原始积累--70万元,在深圳开办了一间制衣厂,取名金坚制衣厂。从那时起楼百金再没有换过行业。想起制衣厂的发展,楼百金还是相当为自己骄傲的。刚开始,他的工厂只有30台二手衣车,60名工人。由于规模小,只能为周围大型制衣厂加工剩余的订单。1999年工厂扩大到100台衣车,250人工人,每天可生产女士衫衣3500件,已经直接承接海外客户的订单了。像深圳绝大多数制衣厂一样,金坚制衣厂的生意主要以服装来样和来料加工为主。这是由客户提供服装的款式设计,甚至面料,由工厂按照客户的要

5、求进行加工的一种服装生产方式。工厂不负责服装的销售,只收取服装加工费的一种生意方式。服装行业的进入门槛很低,在深圳小规模的制衣厂只要几万资金就可启动,凭借几部衣车,十来个工人,就能参与进来分一杯羹。走过这条路的楼白金知道,这个行业每年都有众多破产者和更多数量的新进入者。短短20年时间,深圳已经成为一个闻名世界的成衣制造中心。在这里有着一千多间制衣厂,一个个就像嗷嗷待哺的小鸟一样,伸着脖子张着嘴,抢着海外客户的订单。大家斗来斗去,加工费越来越低,质量越来越高,交货期越来越短,当然海外的订单也越来越多。农民“打

6、工仔“是深圳制衣加工业的血液人类已经进入太空,可是即使用全世界最先进的缝纫设备,制衣工作今天仍以手工为主。例如车衣领、缝袖子、钉扣子等工序,都无法让机器自动化完成,而必须由人手辅助机器来完成。制衣工作十分“费工夫”,不仅缝纫工作需要人手,裁面料、整面料、烫衣服、包装、品质检验和搬运等都需要人工完成。制衣行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深圳制衣行业公认的工资成本平均占服装加工费的60%左右。也就是说,一个来料加工制衣厂的营业额的60%要用来支付人工成本。因此,深圳制衣厂的竞争集中体现在人工成本的控制上,对工人管理

7、水平的高低,是一个企业能否赚钱的关键。楼百金的工厂坐落在深圳市最集中的一个服装生产工业区----南油工业区。这里聚集了200多间制衣厂,其中绝大多数为合资和私营企业。数以万计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民(俗称“打工仔”)聚集在这里。中午或傍晚吃饭的时候,工业区里人山人海。这些打工仔利用吃饭的时间,走出车间,透透气,聊聊天。忙时,他们每天需要工作12个小时以上,每月只休息两三天。看着他们那双长时间盯着缝衣机干活的眼睛,就可知道他们的劳动强度和工作时间。正是这些背井离乡的年轻农民为深圳制衣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劳动力。这些人数

8、众多,来自农村,没有城市户口的“打工仔”,尚未能受到《劳动法》和最低工资标准的有效保护。他们大都居住在工厂提供的人均3-平方米左右的集体宿舍,每月平均工资在1,000元左右。但是,即使是这样辛苦的工作和简陋的条件,每年依然吸引许多年轻农民加入;求职者往往要先交给厂方一笔押金,才能获得工作机会。尽管深圳制衣行业的劳动力供给充足,但熟练工人仍存在着季节性短缺的问题。因为大部分刚刚离开土地的农民尚未经过正规培训。同农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